[发明专利]放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4809.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T.克林格;方志鹏;F.维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02 | 分类号: | H01T4/02;H01T4/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孙云汉;刘春元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 | ||
1.一种用于保护以防过压的放电器(1),其具有:
-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2)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3);
- 陶瓷体(5),用于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的电隔离,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彼此间在所述放电器(1)的横轴线(Q)的方向上具有距离而且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放电器(1)的纵轴线(L)发生变化,其中所述横轴线(Q)沿着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彼此间的最小距离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纵轴线(L)垂直于所述横轴线(Q)地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分别具有中央凹陷部(7),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的凹陷部(7)绕着所述放电器(1)的纵轴线(L)彼此对置地来构造,
其中所述放电器具有第三电极(4),其中所述第三电极(4)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而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4)没有凹陷部,
其中所述中央凹陷部(7)具有直径(D1),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具有内径(D2),而且其中0.7 ≤ (D2/D1)• A≤ 1.3,其中A表示所述第一电极(2)或所述第二电极(3)距所述第三电极(4)的距离,其中所述内径(D2)通过电极在填充气体的空腔的区域内的伸展来表征,
其中所述放电器(1)具有多达20kA电流负荷以及8/20μs脉冲波的应用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构造为盘状或片状并且由此是扁平的,
其中所述放电器(1)——为了保护所述陶瓷体(5)以防阳极的导电颗粒的蒸镀——被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使得电弧点火区与电弧燃烧区在空间上分开,并且电荷转移集中在位于中央的电弧燃烧区,其方式是所述空腔在所述放电器(1)的横轴线(Q)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在空间上限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形成所述空腔的上边界以及下边界,其中在所述放电器(1)的纵轴线(L)的方向上,所述空腔通过所述陶瓷体(5)来在空间上被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凹陷部(7)的区域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器(1),
所述放电器具有至少一个电弧点火区(8)和至少一个电弧燃烧区(9),其中电弧点火区(8)和电弧燃烧区(9)在空间上彼此分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所述电弧燃烧区(9)布置在所述凹陷部(7)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在所述电弧燃烧区(9)布置激活材料(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和/或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三电极(4)和/或所述第二电极(3)和所述第三电极(4)彼此间在所述放电器(1)的横轴线(Q)的方向上具有最小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弧点火区(8)布置在所述最小距离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和所述第二电极(3)分别具有至少一个隆起部(11),而且其中在电极(2、3、4)之间的最小距离构造在所述隆起部(11)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器(1),
其中电极(2、3、4)和陶瓷体(5)围出用稀有气体填充的空腔(10),而且其中所述放电器(1)是气体放电过压放电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48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