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5870.7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9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祐多;小泽大辅;建石仁;荒井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23/06 | 分类号: | F02B23/06;F02F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喷 内燃机 燃烧室 构造 | ||
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包括:空腔(11),其被凹陷设置于活塞顶面(8)的中央部;以及活塞顶面的外周部(20),其位于空腔的径向外侧。活塞顶面的外周部包括第1锥面部(21)、以及第2锥面部(22),该第1锥面部(21)与界定空腔的空腔内壁(30)连接,并位于其径向外侧,相对于垂直于活塞中心轴的虚拟平面而具有第1倾斜角(θ1),该第2锥面部(22)与第1锥面部连接,并且位于其径向外侧,相对于垂直于活塞中心轴(C)的虚拟平面(f)而具有第2倾斜角(θ2),上述第2锥面部(22)的上述第2倾斜角(θ2)大于上述第1锥面部(21)的上述第1倾斜角(θ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尤其涉及适于柴油引擎的燃烧室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柴油引擎的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一般包括被凹陷设置于活塞顶面的中央部的空腔。并且,通过在压缩上止点附近向该空腔喷射燃料,从而使燃料在缸内自点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497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2796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253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许多情况下,位于空腔的径向外侧的活塞顶面的外周部为单纯的平面,即平坦面。但是,根据本发明人专心研究的结果判明:当为这样的平面时,无法有效率地利用其上方空间的空气,对于烟雾的抑制是不利的。
因此,本公开鉴于上述情况而独创,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烟雾的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
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包括:
空腔,其被凹陷设置于活塞顶面的中央部,以及
上述活塞顶面的外周部,其位于上述空腔的径向外侧;
上述活塞顶面的外周部包括:
第1锥面部,其与界定上述空腔的空腔内壁连接,并位于其径向外侧,相对于垂直于活塞中心轴的虚拟平面具有第1倾斜角,以及
第2锥面部,其与上述第1锥面部连接,并且位于其径向外侧,相对于垂直于活塞中心轴的虚拟平面具有第2倾斜角;
上述第2锥面部的上述第2倾斜角大于上述第1锥面部的上述第1倾斜角。
也可以是,在上述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中,上述第1倾斜角的角度大于0度。
也可以是,在上述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中,上述第1锥面部及上述第2锥面部被形成为:在活塞下降中,浓燃区域沿上述第1锥面部及上述第2锥面部依次向径向外侧移动时,随着上述浓燃区域的移动而使纵向的涡流移动。
也可以是,在上述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中,上述活塞顶面的外周部还包括平面部,该平面部与上述第2锥面部连接,并且位于其径向外侧,且与活塞中心轴垂直。
也可以是,在上述直喷式内燃机的燃烧室构造中,上述空腔内壁具有底壁部,上述底壁部具有随着靠近活塞中心轴而逐渐变高的斜面部;
上述斜面部包括:
第1弯曲面部,其位于上述斜面部中的径向外侧,被形成为在上述底壁部的上方具有第1曲率半径的中心的截面圆弧状,以及
第2弯曲面部,其与上述第1弯曲面部连接,并且位于其径向内侧,被形成为在上述底壁部的下方具有第2曲率半径的中心的截面圆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