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力消除套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5908.0 | 申请日: | 2018-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埃曼;瓦伦丁·埃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科泰克项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德国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消除 套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张力消除套管,所述张力消除套管用于在至少一个轴向贯通开口中容纳至少一根电缆,其‑经由缝隙能够掀开地与相邻的贯通开口或者张力消除套管的外侧面连接,其中贯通开口中的每个沿轴向方向先后地具有不同横截面的至少两个张力消除区段,其中‑不同横截面的至少两个张力消除区段的中轴线彼此平行和偏心地延伸,使得不同横截面的至少两个张力消除区段的外圆周沿着缝隙对齐,并且其中‑贯通开口的具有最小横截面的张力消除区段占相应的贯通开口的轴向长度的至少10%、优选占至少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张力消除套管,其用于在至少一个轴向贯通开口中容纳至少一根电缆,其经由缝隙以能够掀开的方式至少间接地与张力消除套管的外侧面连接。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这种张力消除套管一起装配(Konfektionierung)的电缆穿引部,所述电缆穿引部带有一侧敞开的框架和框架盖。
背景技术
能够掀开的张力消除套管(其适用于容纳具有插头等的集束电缆)在一般性的现有技术中已知。所述张力消除套管典型地由弹性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所述张力消除套管可以沿着缝隙如此掀开,使得可以在侧面接近贯通开口。由此,电缆可以置入到贯通开口中,即使例如在两侧处布置插头等。紧接着合上张力消除套管并且紧密包围电缆并且当压紧电缆时如此固定,除了密封作用之外也可以实现消除电缆的张力消除。然后,例如合上的张力消除套管置入到框架或者容纳元件中并且通过封闭该框架或容纳元件得到压紧。由此获得张力消除套管的材料内部与电缆外壳的接触并且同时安全和可靠地关紧缝隙。由此,在密封出色的情况下可以良好地消除张力。
实际上现在如此,可靠的消除张力和密封需要张力消除套管匹配相应的电缆直径。因此,市场上可买到不同直径的张力消除套管,特别是分别以1毫米分级的张力消除套管。实际上如此,将匹配标称直径的电缆置入到相应匹配的张力消除套管中。由此确保良好地消除张力和密封。在电缆内的公差和微小的直径差(直到1毫米)可以通过弹性材料来平衡,尤其当在封闭容纳张力消除套管的框架时可以施加足够的压紧力。这尤其然后适用于,当该框架由在封闭时彼此螺栓连接的框架部件组成时。然而,多于1毫米的蠕变实际上经常导致不密封性,尤其在电缆直径相对于张力消除套管标称直径过小的时候,并且导致无法足够消除电缆张力的风险。
实际上作为替代存在,电缆浮动支承在套管中,其仅用于密封电缆引入部,并且其无法实际实现用于足够地消除张力。在该结构中(其例如在文献EP1498994B1中描述)将相应薄的高弹性膜片引入到贯通开口中,电缆穿过该贯通开口导引。通过膜片的变形(例如沿电缆输送方向的弯折或者膜片材料的弹性变形),其方式为,其相应地与电缆的直径蠕变,可以如此实现对于相对较大的电缆直径范围可接受的密封。如已经提及的,问题一方面实际上未实现对于电缆消除张力并且事实上到电缆上相应的张力存在损坏膜片的风险,使得也不能进一步确保密封。
通过使用不同范围的弹性,例如在缝隙区域中较低的弹性,例如其在文献DE10334996B4中受保护的那样,可以关于密封部分反作用于问题,然而,对于实际相关的张力消除不能经由这种具有膜片的套管来实现。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进一步改进张力消除套管,如其由之前提及的或者描述的现有技术原理上已知的那样,使得该张力消除套管在使用不同的直径方面更灵活。此外,当前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进一步改进与这种张力消除套管一起装配的电缆穿引部,使得该电缆穿引部可以特别简单和高效地操作。
该目的通过带有在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的张力消除套管以及通过带有在权利要求11中的特征的电缆穿引部来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由与此有关的从属权利要求来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科泰克项目有限公司,未经伊科泰克项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5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