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7153.8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4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边真锡;蔡秉俊;金在永;张影来;申伦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20 | 分类号: | B32B27/20;C08K9/04;B32B27/30;B32B27/38;C08K3/36;C08K3/22;B32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丹;梁笑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涂膜 | ||
提供了硬涂膜,其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含: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树脂中并且平均颗粒尺寸为5nm至70nm的第一无机颗粒;和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树脂中并且平均颗粒尺寸为70nm至150nm的第二无机颗粒,其中平均颗粒尺寸为70nm至150nm的第二无机颗粒的含量为4重量%至12重量%,以及对于至少两个第二无机颗粒,基础层的一个表面与第二无机颗粒的中心之间在垂直于基础层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为35nm至5.0μm,以及该至少两个第二无机颗粒可以在相对于基础层的一个表面的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同时间隔0.1μm至1.5μm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7年9月1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18862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显示器等的表面的目的的硬涂膜。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投影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图像显示表面需要具有耐刮擦性以防止处理期间划痕的外观。因此,通常通过在基础膜上形成硬涂膜或者通过使用另外具有光学功能(例如,抗反射特性、抗眩光特性等)的硬涂膜(光学层合体)来实现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图像显示表面的耐刮擦性的改善。
在使用辊的硬涂膜的卷绕过程期间,硬涂膜之间的距离变小,并且在极端情况下,发生硬涂膜彼此强力粘附的粘连(blocking)现象。当彼此粘附的硬涂膜被进给以在线上行进时,在将膜从卷绕辊上剥离时膜被刮擦,或者膜由于在线上行进时或在与导辊接触时的振动而被刮擦。这可能引起产率大幅下降。
已经提出了几种方法以通过向硬涂膜的表面施加抗粘连功能来防止硬涂膜被刮擦。例如,为了防止粘连,提出了通过低聚物和单体的相分离在硬涂膜的表面上形成凹凸(unevenness)的技术。还提出了通过向硬涂膜中添加颗粒来形成凹凸以确保抗粘连特性的技术。然而,利用这些形成凹凸的已知方法,难以控制凹凸的均匀形成。因此,可能提供粗大的凹凸而引起外观上的缺陷,或者当凹凸形成不充分时,抗粘连性能可能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抗粘连功能同时保持优异的物理特性的硬涂膜。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硬涂膜,其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包含:聚合物粘合剂树脂;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树脂中并且平均颗粒尺寸为5nm至70nm的第一无机颗粒;和分散在聚合物粘合剂树脂中并且平均颗粒尺寸为70nm至150nm的第二无机颗粒,其中平均颗粒尺寸为70nm至150nm的第二无机颗粒的含量为4重量%至12重量%,以及对于至少两个第二无机颗粒,基础层的一个表面与第二无机颗粒的中心之间在垂直于基础层的一个表面的方向上的距离可以为35nm至5.0μm,以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无机颗粒可以在相对于基础层的一个表面的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同时间隔0.1μm至1.5μm的距离。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硬涂膜。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组分,并且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分与其他组分。
此外,(甲基)丙烯酸酯覆盖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两者。
此外,基于氟的化合物是指在化合物中含有至少一个氟原子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71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