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片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7853.7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5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正田亮;伊奈孝昭;黑川真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B32B7/023;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常海涛;金小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片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卷对卷方式制造波长转换片的方法,该波长转换片具有由两个保护膜夹持着荧光体层而成的结构,该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第1保护膜用的卷的步骤、准备第2保护膜用的卷的步骤、以及在荧光体层的两侧分别配置第1保护膜和第2保护膜以使得第1保护膜的卷曲和第2保护膜的卷曲相互抵消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长转换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基于电压的施加在各个区域通过透过或遮挡光来显示图像。因此,为了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图像,需要外部的光。因此,作为光源,使用了设置在液晶显示器背面的背光源。通常,将冷阴极管用于背光。近来,由于寿命长、显色良好等原因,也使用了LED(发光二极管)以替代冷阴极管。
已知有这样的技术,其中,通过将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从普通白色LED替换为使用了波长转换材料的三波长白色LED,从而以NTSC比(美国的国家电视标准化委员会所制作的用于评价电视色域的标准)计将液晶显示器的色彩再现性提高至100%以上。
作为一个例子,三波长白色LED可列举出这样的LED,其中从近紫外或蓝色LED发射的蓝色光的一部分透过荧光体,其余部分被绿色荧光体和红色荧光体吸收,并分别转换为绿色和红色的光。该三波长白色LED在440nm至470nm的波长范围内具有来自于蓝色LED的发光强度的峰值波长,在520nm至560nm、以及600nm至700nm的波长范围内分别具有来自绿色荧光体、红色荧光体的发光强度的峰值波长。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需要在背光光路中设置作为波长转换材料的荧光体,但是由于荧光体通常会与氧或水反应而容易劣化,因而需要保护荧光体免受外界空气的影响。作为实现该目的的方法,下述方法是有效的:通过采用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支撑膜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来保护含有荧光体的层而得到波长转换片(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5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979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制作的波长转换片的4个角处有时会发生所谓的螺旋桨式卷曲(propeller curling)。图11示意性地表示发生了螺旋桨式卷曲的形态。发生了这样的螺旋桨式卷曲,其中在角A和角C处以-Z方向为凸方向,在角B和角D处以+Z方向为凸方向。当将波长转换片切成显示器尺寸时,若这种卷曲以2mm以上的高度卷起来,则在将该部件组装为显示器时会出现无法装入模具中的问题。
可以通过调节贴合时的各个张力和施加的热量来抑制上述螺旋桨式卷曲,但是张力调节受到膜的运输性和阻隔劣化的制约,并且调节范围受限。另外,关于热量,由于各个膜的热收缩率不同,因此难以采取措施。尽管可以考虑限定膜的热膨胀系数的措施,但是所使用的膜受到限制,存在无法同时满足成本和各种特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长转换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卷对卷(roll-to-roll)方式将荧光体层夹在第1保护膜和第2保护膜之间并贴合以制作波长转换片的制造过程中,不会损害膜的运输性和阻隔性,不会对所使用的膜产生限制,不会导致成本上升,并且可以抑制在切成显示器尺寸时在角部处发生的卷曲。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波长转换片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通过卷对卷方式制造波长转换片的方法,该波长转换片具有将荧光体层夹在两个保护膜之间而成的结构。该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第1保护膜用的卷的步骤、准备第2保护膜用的卷的步骤、以及在荧光体层的两侧分别配置第1保护膜和第2保护膜以使得第1保护膜的卷曲和第2保护膜的卷曲相互抵消的步骤。以往,在两个保护膜均包含双轴拉伸膜的情况下,由于这些双轴拉伸膜的拉伸方向的组合,使得波长转换片容易发生卷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7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