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通过使用阻抗辨识伪指纹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48191.5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晋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杨林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过 使用 阻抗 辨识 指纹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使用阻抗来辨识伪指纹的装置和方法,其使得能够通过测量由硅或明胶制成的伪指纹的阻抗值来辨识指纹或伪指纹。在本发明中,指纹识别模块通过驱动器IC来辨识从手指反射的超声波的阻抗值,并基于改变的阻抗值来辨识伪指纹,以及通过测量如下的超声波的阻抗值来确定伪指纹:所述超声波从指纹识别模块发出,与伪指纹碰撞,然后从伪指纹反射。因此,与通过区分指纹的x、y、z向量来识别指纹的常规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指纹,并且通过对伪指纹的准确的辨识,可以防止可能由伪指纹的认证引起的有害后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通过使用阻抗来辨识伪指纹的装置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用于通过使用阻抗来辨识伪指纹的装置和方法:在所述装置和方法中,对由硅或明胶制成的伪指纹的阻抗进行测量,并基于阻抗测量结果将指纹辨识为活体指纹或伪指纹。
背景技术
在人体的身体部位中,沿着手指或脚趾上的汗腺的位置形成脊(ridge),并且在脊之间形成谷(valley)。换句话说,可以说指纹的脊是沿着手指或脚趾上的汗腺的表皮的凸起部分。因此,指纹的脊具有使得汗能够从汗腺排出的被称为汗孔的小开口。
这些指纹对于个体、甚至对于同卵双胞胎都是唯一的,因而可以作为唯一地辨识特定人的辨识手段。
常规地,这样的指纹被用作认证手段而不是用于辨识特定人的辨识手段。也就是说,在常规的指纹认证中,在通过单独的介质或身份ID对要认证的人进行辨识之后,对指纹进行认证以对此人进行验证。因此,存在伪造指纹并因此窃取另一个体的身份的持续尝试。
但是,伪造和更改指纹相对容易。在常规的指纹识别技术中,当试图通过使用具有与人体的表皮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相似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的材料对指纹进行复制来进行指纹识别时,非常难以排除这样的经复制的指纹。例如,当使用与人体的表皮成分非常相似的橡胶(gummi)对指纹进行复制时,非常难以利用常规的指纹识别技术来排除经复制的指纹。
用于排除经复制的指纹的技术包括:例如,日本公开特许专利第2000-123143号、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平10-302047号、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2000-194848号和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2000-172833号。
然而,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2000-123143号或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平10-302047号公开了基于标本的电流值、电容和电阻来确定标本是否来自活体,这使得难以将由具有与表皮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相似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的材料制成的经复制的指纹排除。此外,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平10-370295号公开了通过检查电容式传感器是否反应来辨识伪指纹,以及日本公开特许专利公报第2000-172833号公开了基于作为电特性的阻抗的频率特性仅确定样本是否来自活体。这些技术在排除由具有与表皮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相似的物理、化学和电特性的材料制成的经复制的指纹方面也具有局限性。
人体的阻抗因年龄、性别、身体部位和水分含量而不同。通常,将约2500Ω用作基于其确定人体的阻抗的参考,但实际上,从各个个体观察到了非常大的差异。例如,利用工具工作的工作人员具有从其测量了大约为10,000Ω的阻抗的手,而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手的柔软皮肤具有大约1,000Ω的阻抗。这暗指人体的阻抗会显著波动。因此,尽管仅通过阻抗来辨识活体可能相对容易,但是难以通过量化特定用户的阻抗来确定某个阻抗是否来自特定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晋,未经李承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8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装置
- 下一篇:径向密封的空气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