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压式书写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49475.6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真田裕右;濑利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百乐 |
主分类号: | B43K7/03 | 分类号: | B43K7/03;B43K7/02;B43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徐丹;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书写 工具 | ||
提供如下的加压式书写工具:在能够通过笔压对墨收纳筒内的墨后端施加压力的加压式书写工具中,通过使转动体转动,能够结合使用者的喜好在墨收纳筒内对加压进行调整,并且,在转动体转动时从轴筒末端突出的圆珠笔笔芯的前端部的突出量保持恒定。加压式书写工具(1)具有:轴筒(4),其能够将填充了书写工具用墨组成物(11)的笔芯(8)收纳于内部;加压机构(7),其伴随着笔芯(8)的后退而对书写工具用墨组成物(11)施加压力;以及加压力调整机构(24),其对压力进行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墨收纳筒内的书写工具用墨组成物施加压力的加压式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加压式书写工具,例如如JP2000-335173A所公开的那样公知有如下构造:在墨收纳管的后端部设置有加压机构,与顶推体的按压操作联动地使所述墨收纳管内成为加压状态,由此增加从书写末端部排出的墨排出量,提高笔迹宽度或笔迹浓度。
但是,在JP2000-335173A这样的加压式书写工具中,在使加压机构部进行工作后,对墨收纳管内施加的压力不变,因此,有时不一定成为符合使用者的喜好的笔迹宽度或笔迹浓度。
此外,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在JPH08-141482A中公开了能够任意调整对液体罐内的修正液的后端施加的压力的涂布工具。
在JPH08-141482A的涂布工具中,成为如下构造:使轴筒后端的旋转体从筒内端部的罐推动部的按压起点朝向按压终点方向阶段地旋转,由此,根据各段的加压部的高度而将液体罐的后端向轴筒前方推动,阶段地对液体罐进行压缩。
但是,在JPH08-141482A的构造中,在使用时能够以任意的强度对液体罐内进行加压,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每次使旋转体旋转来调整加压力,进而,在中止使用时,还存在在加压状态下从液体涂布口泄漏液体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使旋转体旋转到原来的位置后进行保管,花费劳力和时间。
另一方面,在JP2011-235612A中公开了通过书写时的笔压使加压机构进行工作而使书写液收纳管内成为加压状态的所谓笔压加压式的圆珠笔。
该JP2011-235612A所记载的笔压加压式的圆珠笔采用如下构造:在书写时,圆珠笔笔芯由于笔压而后退,由此,加压机构工作,对墨的后端施加压力,因此,如JPH08-141482A那样,为了调整加压时对墨后端施加的压力,需要使圆珠笔笔芯在施加笔压时后退的幅度进行增减,相应地,很难使圆珠笔笔芯的前端部从轴筒突出的长度恒定。
但是,圆珠笔的把持位置因人而异,但是,大多以书写时的笔尖的位置为基准来决定把持位置。因此,产生如下问题:使用者必须结合笔尖突出的长度来改变把持轴筒的位置,特别是在书写工具的把持部形成有防滑用的凹凸或以容易把持的方式朝向内侧或外侧弯曲而形成的情况下,当改变把持位置时,把持感觉发生变化。
JP2009-202513A的加压式书写工具成为如下构造:加压机构具备在后端部具有连通内外的空气孔的缸体、以及装配于顶推体的内壁的由有底筒体构成的密闭部件,通过顶推体的前进使缸体的后端部压接于密闭部件的有底内壁,封闭缸体的空气孔,进而,通过缸体的前进对密闭的缸体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对墨收纳筒的后端部的空间施加压力。
此外,一般而言,在加压式书写工具中,在解除加压状态时,需要使密闭的空间以压缩的量返回原来状态。因此,在解除加压的空间时,当加压空间的压力由于墨的消耗等而达到大气压附近时,成为气压比大气压低的负压状态,墨收纳筒内填充的书写工具用墨向墨收纳筒的后端侧移动,可能产生墨逆流。作为其对策,在JP2009-202513A的加压式书写工具中,成为如下构造:顶推体被螺旋弹簧向后方施力,在解除加压机构的加压状态时,利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解除缸体和密闭部件的密闭,打开缸体的空气孔,使缸体内和墨收纳筒的后端部成为与大气压相同的气压后,缸体后退,由此,在解除密闭空间时,防止成为气压比大气压低的负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百乐,未经株式会社百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9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