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动安全装置的辅助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0794.9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科里纳·卡尔;勒内·霍尔茨;利奥波德·拉什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托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8 | 分类号: | B66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德国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动 安全装置 辅助 驱动 装置 | ||
一种用于操作电梯制动装置(31)的辅助驱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能被贴抵到制动轨(17)上的摩擦体(10)、转动体、弹簧件(6)和至少一个电磁体(15)以及用于传递该转动体的转动运动至电梯制动装置(31)的传动部件(22,23),其中,该摩擦体(10)能相对于该转动体移动地且与之一起能绕位于该摩擦体(10)外的主轴(2)转动地被保持在该转动体上,其中,摩擦体(10)在弹簧件(6)卸压或压缩下能从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于其在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和反之,其中,至少一个电磁体(15)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将摩擦体(10)保持在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放开摩擦体,从而摩擦体(10)在弹簧件(6)的作用影响下离开至少一个电磁体(15)运动至其在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能通过摩擦配合方式抵靠所述制动轨(17),其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在电磁体和该电磁体所吸合的部件之间存在气隙,其中,摩擦体(10)、转动体、主轴(2)和制动轨(17)彼此相对布置,从而摩擦体(10)使转动体在出现于其上的摩擦力作用下如此绕主轴(2)转动靠近该制动轨(17),即,摩擦体(10)自制动轨(17)又返回到其在转动体上的以下位置,该位置相较于距其动作位置更靠近其备用位置或者对应于其备用位置,并且此时该气隙被减小或消除,电磁体必须越过该气隙吸合摇杆的其对应的一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速器用辅助驱动装置以及一种配备该辅助驱动装置的电梯和目前仅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应用,该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能贴抵到制动轨上的摩擦体、至少一个转动体、至少一个弹簧件和至少一个电磁体以及用于传递该转动体的转动运动至所述电梯制动装置的操作部件,其中,该摩擦体能相对于该转动体移动地且与之一起能绕位于该摩擦体外的主轴转动地被保持在该转动体上,其中,该摩擦体在该弹簧件卸压下,能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被置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并且该摩擦体在该弹簧件压缩下,能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动作位置被置于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电磁体在其第一开关状态中将该摩擦体保持在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且在其第二开关状态中放开该摩擦体,从而该摩擦体在该弹簧件的作用影响下离开所述至少一个电磁体地运动至其在该转动体上的备用位置并且能通过摩擦配合方式抵靠所述制动轨,其中,在第二开关状态中在所述电磁体和该电磁体所吸合的部件之间存在气隙。
背景技术
电梯限速器有以下功能,即,发现不允许的电梯轿厢行驶状态且随后启动制动装置或制动安全装置,其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被触发则强制执行电梯轿厢制动,这种制动通常招致制停。以下,对于如下实情总体采用术语“电梯制动装置”,其优选表示在轿厢和/或对重上的“制动安全装置”,但其广义上也能表示“制动装置”,除非另有所述。
早就采用了呈连续钢丝绳环形式的限速器。钢丝绳环在底坑区域并在井道头区域中分别被引导经过导向轮。钢丝绳环的一个回行段连接至轿厢,确切说连接至电梯制动装置的触发机构。其中一个导向轮一般被设计为速度相关的锁止件。正常行驶运行中,钢丝绳环的一个回行段被轿厢带动,速度没有高到致使其中一个导向轮锁死。在超速情况下,用于环绕状钢丝绳环的至少一个导向轮锁死。环绕状钢丝绳环的固定于轿厢上的回行段由此保持缩在轿厢后。在该回行段与轿厢之间出现相对运动。由此,所述回行段以为此所需的相对大的力操作电梯制动装置,这是因为利用该钢丝绳环回行段与轿厢之间的相对运动,而施加所述大的力并不需要特别大的驱动装置。
这样的限速器经受住考验,但招致相当高的结构成本。另外,环绕状钢丝绳环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希望有的,因此,它例如在用于玻璃电梯、即在玻璃井道中移动的电梯时不够美观。
作为前述类型的所述已知限速器的替代方式,也已提出如下限速器,其为了产生触发电梯制动装置所需的力而操纵其它形式的辅助驱动装置。
大多数此类辅助驱动装置与至少一个电磁体合作。它们的缺点是,它们须在被触发后人工复位,因为被电磁体吸合以将辅助驱动装置保持在备用位置的构件在被触发后与至少一个电磁体相距甚远,以致电磁体无法又单独越过所述气隙地吸合所提到的构件。为此,至少需要尺寸设定得很大的电磁体。这是不利的,因为制造和运行成本由此升高(耗电)。
构成出发点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托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维托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0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定子铁芯制造方法和装置、马达以及层叠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