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1607.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8433B9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朴在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2 | 分类号: | G03B5/02;G03B17/12;G02B7/02;G02B7/09;G03B13/36;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雯鑫;杨林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相机 模块 以及 光学 设备 | ||
本实施方式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该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线圈架;光圈;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以及第四磁体,其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被布置成彼此间隔开,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被设置成彼此相对,其中第一磁体和第三磁体介于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和第四线圈被设置成彼此相对,其中第二磁体和第四磁体介于第二线圈与第四线圈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伴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的普遍化以及无线互联网服务的商业化,消费者对与移动终端有关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以允许各种类型的外围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上。
相机模块是将对象捕获在图片或视频中的代表性项目之一。近来,已经兴起具有以下功能的相机模块:自动对焦功能,该功能是响应于距物体的距离而自动调节焦点的功能;以及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透镜模块或使透镜模块倾斜以抵消由外力在图像传感器上产生的振动(移动)的OIS功能。
同时,光圈是通过调节孔的大小来调节穿过透镜模块的光的量的装置。
常规的相机模块具有的缺点在于:由于自动对焦功能、OIS(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和光圈驱动功能由单独的驱动构件执行,因此相机模块的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技术主题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被配置成使用单个驱动构件来执行自动对焦功能、OIS功能和光圈驱动的结构紧凑的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光学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处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处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或设置在线圈架处的光圈;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第一磁体,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并被设置成与第一线圈相对;第二磁体,其设置在线圈架上并被设置成与第二线圈相对;第三磁体,其设置在线圈架上并被设置成与第三线圈相对;以及第四磁体,其设置在光圈上并被设置成与第四线圈相对,其中,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被设置成彼此间隔开;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被设置成彼此相对,其中第一磁体和第三磁体介于第一线圈与第三线圈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和第四线圈被设置成彼此相对,其中第二磁体和第四磁体介于第二线圈与第四线圈之间。
第一壳体可以包括:彼此相互间隔开的第一角、第二角、第三角和第四角;连接第一角和第二角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角和第三角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三角和第四角的第三连接部;以及连接第四角和第一角的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一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第二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第三线圈可以设置在第三连接部上,并且第四线圈可以设置在第四连接部上。
透镜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在内部处设置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的板;其中,该板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上。
板可以包括:第一板,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并且在内部处设置有第一线圈;第二板,其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并且在内部处设置有第二线圈;第三板,其设置在第三连接部上并且在内部处设置有第三线圈;以及第四板,其设置在第四连接部上并且在内部处设置有第四线圈。
透镜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磁传感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磁传感器设置在板的内部处并且与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和第四线圈间隔开,以检测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中的至少一个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伊诺特有限公司,未经LG伊诺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1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