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劲度聚丙烯抗冲共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2499.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7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C·G·保肖;T·S·爱德华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F2/00;C08F4/65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博媛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劲度 聚丙烯 共聚物 | ||
公开一种聚丙烯,其MFR是至少20g/10min,其包含均聚丙烯和任选的2wt%‑30wt%的丙烯‑α‑烯烃共聚物,基于该聚丙烯的重量;其中所述均聚丙烯的MFR是30g/10min‑200g/10min,Mw/Mn是7‑16,并且包含1.1wt%或者更少的无规立构聚丙烯,基于所述均聚丙烯和无规立构聚丙烯的总重量,其中所述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30wt%‑50wt%的α‑烯烃衍生单元,基于该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重量,和特性粘度是4‑8dL/g。抗冲共聚物可以如下来获得:将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内给电子体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与丙烯在串联反应器中合并来生产所述均聚丙烯,随后通过气相反应器来生产丙烯‑α‑烯烃共聚物。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6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25347 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均聚丙烯和丙烯-α-烯烃的共混物,其用于形成改进 的基于丙烯的抗冲共聚物,其具有高熔体流动速率(至少20g/10min) 和高劲度。
背景
基于丙烯的抗冲共聚物(“ICP”),有时候称作“嵌段共聚物”, 是均聚丙烯和丙烯-α-烯烃(例如乙烯-丙烯橡胶“EPR”)的紧密共混 物,并且可用于许多的商业产品例如汽车和器具部件。所述均聚丙烯 据称形成了共混物的连续相,而丙烯-α-烯烃形成了连续相中的结构 域,因此形成了多相共混物。经常用于制造ICP的催化剂包含固体催 化剂组分,其包括镁,钛,至少一种内给电子体,和至少一种外给电 子体作为组分,通常称作“齐格勒-纳塔”催化剂。ICP的性能可以通 过确定所述固体催化剂和聚合条件来至少部分地调节。从它的许多组 分,存在着许多方式,在其中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可以改变来控制由其 生产的聚合物的性能。
例如聚丙烯劲度(即,挠曲模量)是与它的全同立构规整度高度相 关的。通常,高度全同立构聚丙烯表现出高挠曲模量,并且已知的是 某些催化剂实现这种性能。另一方面,其他催化剂生产了含有一些二 甲苯可溶性部分的聚丙烯(无规立构聚丙烯),其对于汽车应用来说是 不理想的,这归因于不足的挠曲模量。因此,期望的是改进ICP的挠 曲模量,同时保持或者改进它们的其他性能例如抗冲击性和加工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改进的ICP和生产这样的ICP的方法。 这样改进的ICP将优选表现出高挠曲模量和存在高分子量部分来改进 注塑加工。本发明人已经发现这些目标可以如下来实现:使用这样的 催化剂来进行烯烃(共)聚合,该催化剂是通过将镁化合物,卤化钛化 合物,和邻苯二甲酸酯和丙二酸烷叉基酯化合物合并来形成活性齐格 勒-纳塔催化剂而获得的,和供选择地(或者另外地)通过改变用于生产 至少ICP的均聚丙烯部分的聚合反应器(一个或多个)中的氢气浓度。
相关公开文献包括US6147152;US6403708;US6759475; US6818583;US7081493;US7208435;US7217768;US7445827; US8445598;US8618220;US8653198;US9206265;US9416238; EP0942021A1;EP2738214B1;US2014/0107274;US2015/166693; US2015/240011;和US2016/0326355。
概述
公开了均聚丙烯,其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230℃, 2.16kg)是至少20或者40或者60g/10min,或者在30或者50或者 80g/10min-160或者180或者200g/10min的范围内,Mw/Mn是7-16, Mz/Mw是7-16,并且包含1.1或者1.0或者0.9wt%或者更少的无规立构聚丙烯,基于该均聚丙烯和无规立构聚丙烯的总重量。该均聚丙烯 可以是抗冲共聚物的连续相,其包括丙烯-α-烯烃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2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