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砖的加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2611.7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3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和彦;坪井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崎播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C21C5/44;F2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阎文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砖的加衬方法,在构筑窑炉侧壁的砖的加衬方法中,其目的为不增加使用的砖的制造成本而提高砖的加衬作业的效率,在大致呈圆筒形且具有筑炉半径不同的部位的窑炉的内侧侧部,通过将砖层叠多个层来构筑该窑炉的侧壁,在筑炉半径不同的彼此层中,在各自层中除了调整砖以外仅使用锥度、高度相同的砖,而且在各自层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锥度、高度、长度相同且背面宽度不同的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筑高炉、热风炉、转炉、电炉、浇包、真空脱气炉等大致呈圆筒形的窑炉的侧壁(内侧侧壁)的砖的加衬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转炉的侧壁通常是将砖在圆周方向上依序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多个层来构筑。该砖呈楔形或与此类似的形状,当加衬于转炉时,圆周方向的2个侧面成为锥形面。以往,在各自层的加衬中使用锥度不同的2个形状的砖。这是因为为了即使在1个窑炉内加衬筑炉半径不同的层时也能够通过2个形状的砖来应对而减少砖的形状数量,且抑制砖的制造成本。该锥度不同的2个形状的砖的组合,也能够应用于内径稍微不同的其他的窑炉。
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不得不事先决定2个形状的砖的组合(比率),以使砖的朝向尽可能垂直于壁的方式每次都选择形状而加衬砖,因此存在砖的加衬作业比较烦杂且费工夫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那样可采用事先在托盘(pallet)上以规定的顺序排列砖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虽然窑炉的加衬作业本身比较容易,但是存在砖的梱包作业比较费工夫的问题。另外,在砖的加衬作业时,虽然砖以规定的顺序被排列,但是加衬时需要进行对每一个砖的形状的确认作业。
另一方面,虽然也可以想到1个层中仅使用1个形状的砖,但是如果这样,则虽然砖的加衬作业效率提高,但是对筑炉半径不同的层或筑炉半径不同的每一个窑炉不得不准备形状不同的多种砖,因此产生在砖的成形时成形模(金属框及上下衬板(liner))的更换作业需要较多的工时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9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砖的加衬方法,在构筑窑炉侧壁的砖的加衬方法中,不增加使用的砖的制造成本而提高砖的加衬作业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4)的砖的加衬方法。
(1).一种砖的加衬方法,在大致呈圆筒形且具有筑炉半径不同的部位的窑炉的内侧侧部,通过将砖层叠多个层来构筑该窑炉的侧壁,
在将砖加衬于窑炉时的位置为基准,将圆周方向的侧面作为圆周方向侧面,将由2个圆周方向侧面所形成的角度作为锥度,将砖的背面的圆周方向尺寸作为背面宽度时,
在筑炉半径不同的彼此层中,在各自层中除了调整砖以外仅使用锥度、高度相同的砖,而且在各自层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锥度、高度、长度相同且背面宽度不同的砖。
(2).(1)所记载的砖的加衬方法,在筑炉半径相同的彼此层中,在各自层中除了调整砖以外仅使用锥度、高度相同的砖,而且在各自层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用锥度、高度、长度、背面宽度相同的砖。
(3).(1)或(2)所记载的砖的加衬方法,使用以圆周方向侧面成为加压面的方式加压成形的砖。
(4).(1)、(2)或(3)所记载的砖的加衬方法,窑炉为转炉。
在筑炉半径不同的彼此层中,通过使用锥度、高度、长度共通的砖,能够在抑制砖的制造成本(成形成本)的同时制造形状(背面宽度)不同的砖。即,在砖的制造时,通过在圆周方向侧面成为加压面的方向上进行成形,从而不需要更换在上下的加压面上使用的衬板,能够通过调节使用的坯土的量来形成背面宽度不同的砖,因此抑制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崎播磨株式会社,未经黑崎播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2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