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4205.4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奥谷纯平;细谷治之;川上浩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宋开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提高转向轴周围的布局性能的转向装置。搭载于车辆的转向装置(1)具有:第一转向轴(4),其一端与方向盘(3)连接;第二转向轴(6),配置于比第一转向轴(4)更靠下方的位置,且该第二转向轴(6)的与第一转向轴(4)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位于比车厢(2)的地板部(7)更靠上方的位置;以及同轴电机(20),其输出轴设置为与第一转向轴(4)同轴,对第一转向轴(4)赋予旋转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搭载于车辆的转向装置中,已知有在车厢内设置对转向轴赋予旋转力的电机的转向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这样的转向装置中,有的转向装置的电机的输出轴以相对于转向轴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式设置,电机的旋转力通过蜗轮机构转换为转向轴的旋转方向的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22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上述以往的转向装置,需要将电机以不与在转向轴的周围设置的各种装置(例如,驻车制动器或开关面板等)发生干扰的方式配置,因此在转向轴周围的布局性能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转向轴周围的布局性能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搭载于车辆,该转向装置具有:第一转向轴,其一端与方向盘连接;第二转向轴,配置于比所述第一转向轴更靠下方的位置,且该第二转向轴的与所述第一转向轴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位于比车厢的地板部更靠上方的位置;以及同轴电机,其输出轴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转向轴同轴,对所述第一转向轴赋予旋转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转向轴周围的布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示意图。图1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车辆的上方。
转向装置1搭载于具备车厢2的车辆。车辆是在内燃机(省略图示)的上方具备车厢2的平头(cab-over-engine)型车辆(例如,卡车、巴士、厢式汽车等)。
转向装置1具备:方向盘3、第一转向轴4、第一接合部5、第二转向轴6、第二接合部10、第三转向轴11、动力转向单元12、转向摇臂(pitman arm)13、转向直拉杆(drag link)14、以及同轴电机20。
方向盘3是在对车辆进行方向控制时驾驶员进行旋转操作的装置。
第一转向轴4是转动自如的棒状部件,其一端与方向盘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合部5连接。
第一接合部5以规定的角度将第一转向轴4与第二转向轴6连结。
第一转向轴4的周围被筒状的上部罩(也称作转向罩(steering cowl))8覆盖。另一方面,第一接合部5的周围被筒状的下部罩(也称作管柱罩(column cover)或管柱护套(column boot))9覆盖。下部罩9的上端与上部罩8的下端连接,下部罩9的下端固定于车厢2的地板部(底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4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上天线布置
- 下一篇:钢的连续铸造方法及薄钢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