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4298.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塞缪尔·路易·马塞尔·玛丽·美拉德;莱昂内尔·克里斯蒂安·让-洛伊茨·盖伊;蒂埃里·沙文;伯努瓦·巴赞;托马斯·伯恩德·保罗·维亚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峰集团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周伟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像系统,包括用于拍摄红外图像的设备、辐射源以及用于沿一纵向方向(L)将辐射引导至与其自由边缘(28)齐平的导管(18)的出口的管道(18),其特征在于,管道(18)的自由边缘(28)可沿纵向轴线(L)沿从管道(18)的出口沿从图像拍摄设备(12)的方向定向的第一方向(L1)变形,并且它包括用于将该自由边缘返回到其初始形状的设备以及用于将管道(18)的所述自由边缘保持在变形状态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像系统,所述热成像系统例如用于诸如涡轮叶片这样的涡轮机部件的无损测试。
背景技术
在图1所示的已知技术中,用于进行无损测试的热成像系统10包括一种与热激励源(未示出)相关联的红外相机。红外相机被布置在具有纵向管道L的管道14的一端,所述管道14用于引导由被布置在管道中的热激励源发出的辐射,并引导到管道的出口端16。
通过根据成像设备12将部件的待测试区域定位在最佳距离,即以被观察区域基本放置在成像设备12的焦平面中的这种方式,来实施通过热成像的无损测试操作。此外,期望在引导管道14的自由边缘16和该部件之间保持纵向间距,从而允许由来自激励源的辐射所产生的热量耗散,并避免管道14的自由边缘16和将导致来自管道14到部件的传导传热,所述传导传热将损坏部件。
然而,当待分析部件的区域为凹面时,因为自由边缘16可接触该部件,因此可能很难相对于成像设备光学最佳地定位该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在被观察区域的中心部分和成像设备之间不可能具有正确的距离。这改变了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并且改变了由热激励设备储存的能量。相反,当被观察区域为凸面时,在被观察区域的中心与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在该中心处可接受,但该距离朝被观察区域的外围增加。因此,由于在自由边缘16与该部件之间的纵向距离在那里更大,在管道14的边缘处观察到热激励辐射的散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和廉价的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成像系统,其包括红外成像设备、待测试部件的热激励辐射源以及管道,所述管道用于将激励辐射沿纵向方向引导至位于其自由边缘的管道出口,其特征在于,管道的自由边缘沿纵轴沿从管道出口朝成像设备的第一方向变形,并且它包括用于从自由边缘返回到其初始形状的设备以及用于将管道的所述自由边缘保持在变形状态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管道的自由边缘能够变形并保持其变形,这使得可以使管道形成有与部件的区域边缘相对应的形状,所述形状旨在在通过激励辐射的部件照射之后用成像设备观察。以这种方式,可以相对于待测试部件的区域具有更好地纵向定位该成像设备,更特别地在成像设备的焦点区域中更好地定位对整体待测试区域。此外,根据待检测部件的区域外围对自由边缘的成形允许在自由边缘和部件之间的恒定纵向距离,这允许对由于辐射的热耗散进行良好地控制。返回设备允许自由边缘返回到其原始形状,即沿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
根据本发明,激励源是一种发射电磁辐射的源,其能够对接收辐射的部件进行热激励。由所述源发出的辐射可以是
根据一个特征,管道可包括承载成像设备的具有纵轴的管状盒体以及纵向细长构件,所述纵向细长构件形成管道的自由边缘并且沿平行于纵轴的方向相对于盒体彼此独立地移动。
杆的纵向位移允许管道的自由端适配部件的形状。实际上,应该理解的是,细长构件的数量决定了将管道的自由边缘的形状与待观察区域的外围的适配精度。
仍根据另一特征,移动构件被安装在盒体上,使得它们可以沿纵轴彼此相对地滑动。
在一种特定实施例中,移动构件被密封地安装,从而在与盒体集成并连接到返回设备的管状主体中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替代实施例中,返回设备包括例如气压缸的缸体,所述缸体与盒体集成,优选地由盒体承载。
该返回设备还可包括供给加压空气到盒体的管状主体的设备,移动构件例如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峰集团,未经赛峰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4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