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声产生源搜索装置以及噪声产生源搜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4352.1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1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八尾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医疗健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生源 搜索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准确地确定出MRI装置中的产生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噪声产生源搜索装置应用于通过对配置于静磁场中的被检体施加由高频线圈产生的RF脉冲以及由倾斜磁场线圈产生的倾斜磁场脉冲,来获得从被检体产生的NMR信号的MRI装置,该噪声产生源搜索装置具备:基准天线以及探测天线,其测量在MRI装置中产生的噪声;噪声产生条件确定部,其基于由基准天线测量的噪声的噪声强度,将倾斜磁场线圈的轴以及驱动频率确定为在MRI装置中产生的噪声产生条件;噪声产生位置确定部,其根据由噪声产生条件确定部确定出的噪声产生条件驱动倾斜磁场线圈,基于基准天线以及配置于与基准天线不同的位置的探测天线接收到的噪声的测量时间差确定出MRI装置中的噪声产生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磁共振成像装置(以下,称为“MRI装置”),搜索在MRI装置中产生的噪声的产生源的噪声产生源搜索装置以及噪声产生源搜索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均匀的静磁场中配置被检体(特别是人体)的状态下,计测通过对被检体施加高频磁场(RF)脉冲而产生的核磁共振(NMR)信号,将被检体的头部、腹部、四肢等的形态、功能以二维或者三维的方式图像化的MRI装置。在MRI装置中,NMR信号通过倾斜磁场被赋予不同的相位编码,并且被进行频率编码而被计测为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将计测出的NMR信号进行二维或者三维傅立叶变换而重新配置为图像。
然而,NMR信号与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相比其振幅较小,所以从无线电广播、电视机、移动电话、马达、开关等产生的电磁波成为噪声。因此,通过将MRI装置设置在由铜箔等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的电磁波屏蔽室内来隔离外部的噪声源与MRI装置,屏蔽从电磁波屏蔽室的外部到MRI装置的电磁波。
另一方面,在MRI装置中,除了这样的电磁噪声以外,有时在拍摄时产生被称为“散粒噪声”或者“尖峰噪声”的噪声。这些噪声是指在MRI装置中k空间上的数据存在点状的噪声的情况。图17的(A)示出散粒噪声的一个例子。例如,在拍摄时计测出的NMR信号通过使相位编码倾斜磁场变化,而填充到将横轴作为时间且将纵轴作为相位编码方向的k空间,但有时在该k空间数据中除了构成被检体图像的数据以外还存在点状的散粒噪声。若这样对图17的(A)所示的包括散粒噪声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并图像化,则如图17的(B)所示产生倾斜的网状图案。图案根据散粒噪声信号的位置、数量而不同,很难表示噪声的性状,但很多情况下,能在本来没有信号的背景看到几何学图案。
这样的噪声的产生原因分为几种模式。认为最可能是由于金属间的接触。特别是,不同种类金属间的接触因压电效应在接触的瞬间产生电位,引起局部放电而成为噪声源。另外,位于电位不同的场所的2个金属部件的接触也同样地使噪声产生。除此以外,是电路内的接触不良。若在电路内有接触不良的连接器、线路、设备等,则随着倾斜磁场线圈的振动,连接状态变化,可能产生与倾斜磁场线圈驱动同步的噪声。
另外,静电也可能成为噪声源。例如,有时通过倾斜磁场线圈的驱动而不同种类树脂部件摩擦或剥离则一方带电,在反复的过程中放电而产生静电。
这样,在很多的情况下,倾斜磁场线圈或冷冻机等的物理振动传播到问题位置,最终产生噪声。
在这样的噪声对图像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需要确定噪声源进行修正,获取使噪声减少的图像。因此,作为搜索MRI装置中的噪声源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切换驱动MRI装置的电力系统、传送系统来确定出成为噪声源的单元的噪声产生位置确定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1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医疗健康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医疗健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4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