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5634.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具己洞;琴水井;尹正民;金公谦;李七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H01L51/00;H01L51/5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世豪;尚光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化 包含 有机 发光 器件 | ||
本说明书提供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11月6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46798号的优先权,其内容全部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涉及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中有机发光器件是指利用有机半导体物质的发光器件,需要电极与有机半导体物质之间的空穴和/或电子的交换。根据工作原理,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从外部的光源流入到器件的光子在有机物层形成激子(exiton),该激子被分离成电子和空穴,该电子和空穴分别被传递至不同的电极而作为电流源(电压源)而使用的形态的发光器件。第二种是对2个以上的电极施加电压或电流而向与电极形成界面的有机半导体物质层注入空穴和/或电子,通过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而工作的形态的发光器件。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含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在这里,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上述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并且当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已知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宽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
有机发光器件中作为有机物层而使用的材料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发光材料按照发光颜色有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和为了实现更优异的自然色而所需的黄色和橙色发光材料。
另外,为了增加色纯度和增加通过能量转移的发光效率,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主体/掺杂剂系。其原理为,如果在发光层中少量混合与主要构成发光层的主体相比能带隙小且发光效率优异的掺杂剂,则主体中产生的激子被传输至掺杂剂而发出高效率的光。这时,由于主体的波长按照掺杂剂的波长移动,因此可以根据所利用的掺杂剂的种类而得到所希望的波长的光。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具有的优异的特性,在器件内构成有机物层的物质,例如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发光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得到稳定且有效的材料的支持,因此持续要求开发新的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公报106467553号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说明书记载了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课题解决方法
本说明书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上述化学式1中,
A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
W为O、S、Se、NRa、PRb、C=O、CRcRd、SiReRf或P(=O)Rg,
X1为N或CR11,X2为N或CR12,X3为N或CR13,
其中,X2为N时,X3为CR13;X3为N时,X2为CR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5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健康促进组合物和使用补剂方法的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