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7103.8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白崎铁也;吉见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2 | 分类号: | F24F1/32;F25B1/00;F25B41/00;F2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可靠性降低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00)在制冷剂回路(RC)中进行冷冻循环,其中,该空调系统(100)具备室外单元(10)、多个室内单元(40)以及液体侧连通配管(La),该液体侧连通配管(La)在室外单元(10)及室内单元(40)之间形成有至少供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液体侧连通回路(RC3a)。液体侧连通配管(La)具有包括支管组(88)的液体侧分支部分(BPa)和阱部(T1)。支管组(88)是与任一室内单元(40)连通的多个支管(80)。液体侧分支部分(BPa)使从室外单元(10)侧流动的制冷剂分支。阱部(T1)设置于至少任一支管(80)。阱部(T1)充满气体状态的制冷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室外单元和多台室内单元的空调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02916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一台室外单元和多台室内单元经由制冷剂连通配管连接的空调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制冷剂连通配管,根据室内单元的台数将制冷剂连通配管分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在室外单元及室内单元之间延伸的液体侧制冷剂流路中输送的制冷剂,根据以气液两相状态输送的气液两相输送,与以液态输送的液体输送的情况相比,能够以少的填充制冷剂量(制冷剂回路中填充的制冷剂量)进行运转,因此,考虑采用该气液两相输送作为实现节省制冷剂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室外单元上配置减压阀来进行气液两相输送。
在此可认为,在通过进行气液两相输送来减少填充制冷剂量的情况下,在一部分室内单元处于运转状态且其它室内单元处于运转停止状态(未输入运转开始命令的状态或热关闭等运转中止状态)时,在处于运转状态的室内单元(运转室内单元)中无法正常确保制冷剂循环量,可靠性降低。即,也可认为,在进行气液两相输送时,由于填充制冷剂量小于进行液体输送时,因此当应送到运转室内单元的制冷剂从分支部分流入与运转停止室内单元连通的室内侧配管时,无法正常确保运转室内单元中的制冷剂循环量,可靠性降低。提供一种抑制可靠性降低的空调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方面的空调系统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冷冻循环的空调系统,其中,具备室外单元、多个室内单元以及制冷剂连通配管。制冷剂连通配管配置于室外单元及室内单元之间。制冷剂连通配管形成有至少供气液两相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制冷剂连通配管具有分支部和阱部。分支部包括室内侧配管组。室内侧配管组是与任一室内单元连通的多个室内侧配管。分支部使从室外单元侧流动的制冷剂分支。阱部设置于至少任一室内侧配管。阱部充满气体状态的制冷剂。
在第一方面的空调系统中,在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通过连接室外单元及室内单元的制冷剂连通配管的空调系统中,在制冷剂连通配管(分支部)中所包括的室内侧配管中设置有阱部。由此,在通过进行气液两相输送使填充制冷剂量比以往减少的情况下,在一部分室内单元(运转室内单元)处于运转状态且其它室内单元(停止室内单元)处于运转停止状态时,能够在(与停止室内单元连通的室内侧配管的)阱部充满气体制冷剂。其结果是,可抑制制冷剂流到停止室内单元侧。因此,可抑制运转室内单元中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足。因而,抑制了可靠性降低。
此外,这里的“运转停止状态”不仅包括输入运转停止命令而停止运转、通过切断电源而停止运转的状态及未输入运转开始命令而未进行运转的状态,还包括由于热关闭等而暂时中止运转的状态。
第二方面的空调系统是在第一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中,还具备减压阀。减压阀使制冷剂减压,以使从室外单元向室内单元流动的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通过制冷剂连通配管。
第三方面的空调系统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其中,阱部设置于室内侧配管组中包括安装高度低于其它室内侧配管的安装高度的部分的室内侧配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