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用3D现实数据进行基础设施设计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57914.8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E.戈扎里迪斯;M.圣-皮埃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利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15/04;G06T17/05;G06F30/13;G06T15/30;G06T19/20;G06T1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毕铮;申屠伟进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使用 现实 数据 进行 基础设施 设计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使用三维(3D)现实数据进行基础设施设计的方法,包括:
在由电子设备示出的图形用户接口(GUI)中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输入指定一地点的三维(3D)现实模型的设计区域的边界;
通过在电子设备或另一电子设备上执行的地面检测过程,来检测所述设计区域内的表示地面的多个地面点;
至少基于所述设计区域的用户特定边界和检测到的地面点,来针对所述设计区域生成两个半(2.5D)地形网状物;
在所述设计区域周围进行裁剪,以示出所述设计区域内的2.5D地形网状物;
在所述设计区域内的2.5D地形网状物上放置表示所计划的基础设施的一个或多个3D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对象;以及
在由电子设备示出的GUI中显示组合视图,所述组合视图包括被放置在所述设计区域内的2.5D地形模型上的3D CAD对象,所述设计区域被提供情景的3D现实模型的剩余部分围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3D现实模型或另一数据源获得针对所述设计区域的纹理;以及
将所述纹理应用于2.5D地形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进一步包括:
针对所述设计区域的网格单元创建一系列纹理位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指定所述设计区域的边界的用户输入包括:在GUI中示出的3D现实模型的视图上绘制的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输入指示在地形的表示之上延伸的边界的部分、以及在非地形特征之上延伸的边界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地面检测过程利用迭代地面检测算法,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地面检测过程正在执行时,在GUI中显示部分结果的预览;
在由电子设备示出的GUI中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输入请求所述地面检测过程提前终止;以及
响应于请求所述地面检测过程提前终止的用户输入,要么返回所述部分结果的检测到的地面点,要么丢弃所述部分结果的地面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2.5D地形网状物是2.5D多分辨率地形网状物,并且所述生成生成了多个细节水平(LO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裁剪进一步包括:
将与所述设计区域相对应的裁剪掩盖物应用于所述3D现实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裁剪进一步包括:
将与所述设计区域一致的裁剪边界应用于2.5D地形网状物.
10.一种用于使用三维(3D)现实数据进行基础设施设计的方法,包括:
在由电子设备示出的图形用户接口(GUI)中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输入指定一地点的三维(3D)现实模型的设计区域的边界;
通过在电子设备或另一电子设备上执行的地面检测过程,来检测所述设计区域内的表示地面的多个地面点;
至少基于所述设计区域的用户特定边界和检测到的地面点,来针对所述设计区域生成两个半(2.5D)地形网状物;
在所述设计区域周围进行裁剪,以示出所述设计区域内的2.5D地形网状物;以及
在由电子设备示出的GUI中显示被提供情景的3D现实模型的剩余部分围绕的设计区域内的2.5D地形模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3D现实模型或另一数据源获得针对所述设计区域的纹理;以及
将所述纹理应用于2.5D地形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2.5D地形模型来执行分析;以及
在电子设备上示出的GUI中显示所述分析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利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利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7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对多点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
- 下一篇:独立于应用的消息传递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