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多孔膜的过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8141.5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1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大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5/06;B01D69/00;B01D71/34;C02F1/44;C08J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罗天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多孔 过滤 方法 | ||
提供一种包括使用了药剂的洗涤工序、耐药品性能优异的过滤方法。本发明的过滤方法,具有使被过滤液通过由树脂形成的多孔膜而进行过滤的过滤工序、以及在过滤工序之后对多孔膜的膜内部进行洗涤的洗涤工序,其中,该方法使用如下多孔膜:相对于在膜内部的剖面上包含的全部树脂部的总面积,在上述剖面上包含的具有1μm2以下面积的树脂部的面积比例为70%以上,洗涤工序包括使1%以上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通过多孔膜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孔膜的过滤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从作为悬浮水的河流水、湖沼水、地下水等天然水源得到饮用水、工业用水的净水处理、用于处理污水等生活排水而制造再生水从而得到可排放的清水的污水处理中,需要用于除去悬浊物的固液分离操作(除浊操作)。需要的除浊操作主要在于,关于净水处理,要除去源自作为悬浮水的天然水源水的浊质物(粘土、胶体、细菌等),关于污水处理,要除去污水中的悬浊物、利用活性污泥等进行了生物处理(二级处理)的处理水中的悬浊物(污泥等)。
以往,这些除浊操作主要通过沉淀法、砂滤法以及混凝沉淀砂滤法来进行,但近年来,逐渐普及了膜过滤法。膜过滤法具有以下等优点:(1)所得水质的除浊水平高且稳定(所得水的安全性高),(2)过滤装置的设置空间较小即可,(3)容易进行自动运转。例如在净水处理中,作为混凝沉淀砂滤法的替代方法、或者设置于混凝沉淀砂滤的后段而用于进一步提高经混凝沉淀砂滤的处理水的水质的手段等,使用膜过滤法。关于污水处理,正在研究使用膜过滤法从污水二级处理水中进行污泥的分离等。在这些基于膜过滤的除浊操作中,主要使用中空纤维状的超滤膜、微滤膜(孔径几nm至几百nm的范围)。基于膜过滤法的除浊,如上所述,由于具有很多以往的沉淀法和砂滤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作为以往方法的替代技术或补充技术而逐渐在净水处理、污水处理中普及,多采用在膜中还使用了树脂的有机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7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即使用相同的树脂材料制作过滤膜,如果成膜方法不同,则构成膜的材料的微结构也会出现差异。通常,在过滤运转中必然伴随着洗涤工序,但即使使用相同的膜材质的膜,也存在洗涤药剂对膜的损伤不同的情况。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使用了药剂的洗涤工序、耐药品性能优异的过滤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如果持续进行过滤运转,则必然会导致膜发生堵塞,伴随着使用了药剂的洗涤工序,会引发膜的强度劣化。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膜的微孔的连通性良好的膜,能够将膜的劣化抑制于最低限度,从而解决了上述课题。
在本发明中发现,通过选择从内表面到外表面的微孔的连通性良好的膜进行过滤运转,能够高效地完成膜过滤操作。
本发明的第一过滤方法,具有使被过滤液通过由树脂形成的多孔膜而进行过滤的过滤工序、以及在过滤工序之后对多孔膜的膜内部进行洗涤的洗涤工序,其中,该方法使用如下多孔膜:在膜内部的剖面上的所有视野中,相对于各视野中包含的全部树脂部的总面积,各视野中包含的具有1μm2以下面积的树脂部的面积比例为70%以上,洗涤工序包括使1%以上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通过多孔膜的工序。
本发明的第二过滤方法,具有使被过滤液通过由树脂形成的多孔膜而进行过滤的过滤工序、以及在过滤工序之后对多孔膜的膜内部进行洗涤的洗涤工序,其中,该方法使用如下多孔膜:在膜内部的剖面上的所有视野中,相对于各视野中包含的全部树脂部的总面积,各视野中包含的具有10μm2以上面积的树脂部的面积比例为15%以下,洗涤工序包括使1%以上的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通过多孔膜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