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8979.4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哲弘;加藤武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F15B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机械 油压 驱动 系统 | ||
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具备:与旋转马达连接的双倾斜泵;调节双倾斜泵的倾转角的调节器;与双倾斜泵连结的主泵;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在进行旋转减速操作时,以与旋转操作装置输出的旋转操作信号的减少相对应地减少双倾斜泵的倾转角的形式控制调节器,且在满足包含单独进行旋转减速操作在内的蓄压条件时将切换阀切换到蓄压位置并使蓄压器与主泵的吐出线路连通,在满足放压条件时将切换阀切换到放压位置并使蓄压器与主泵的吸入线路连通,在蓄压条件和放压条件均未满足时将切换阀切换到中立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压挖掘机、油压起重机这样的建筑机械中,利用油压驱动系统驱动各部。作为这样的油压驱动系统,以往有在行驶回路上使用油压式无级变速器(HST:HydraulicStatic Transmission),但近年提出在旋转回路上使用HST。
在旋转回路上使用HST的油压驱动系统中,双倾斜(dual-tilt)泵(也称为偏心泵)通过一对给排线路以形成闭合回路的形式与旋转马达连接。双倾斜泵的倾转角通过调节器调节。调节器通过电气信号工作时,调节器基于从旋转操作装置输出的旋转操作信号而被控制装置控制。
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旋转回路上使用HST的油压驱动系统,且构成为能再生旋转减速时的能量的油压驱动系统。该油压驱动系统中,双倾斜泵与向旋转马达以外的油压执行器供给工作油的主泵连结。而且,在进行旋转减速操作时,以双倾斜泵的倾转角对应于从旋转操作装置输出的旋转操作信号的减少而减少的形式控制调节器。由此,双倾斜泵作为马达发挥功能,能量由从旋转马达排出的工作油再生,该再生能量辅助主泵的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6-80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油压驱动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在进行旋转减速操作时,若其它操作不同时进行,则主泵的驱动所需的动力较小从而双倾斜泵的入口侧的压力不够高,旋转马达未产生足够的制动力。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旋转回路上使用HST的结构中,无论有无旋转操作以外的操作都确保足够的制动力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油压驱动系统特征在于,具备:输出与操作杆的倾倒角相应的旋转操作信号的旋转操作装置;旋转马达;通过一对给排线路以形成闭合回路的形式与所述旋转马达连接的可变容量型的双倾斜泵;调节所述双倾斜泵的倾转角的调节器;所述双倾斜泵与转动轴彼此连结,通过设置有逆止阀的吸入线路从储罐吸入工作油,向所述旋转马达以外的油压执行器通过吐出线路供给工作油的主泵;蓄积压力油的蓄压器;在下述位置之间切换的切换阀,即、使所述蓄压器与所述吐出线路连通的蓄压位置、使所述蓄压器与所述吸入线路上的所述逆止阀的下游侧部分连通的放压位置、使所述蓄压器从所述吐出线路及所述吸入线路上的所述逆止阀的下游侧部分切断的中立位置;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器及所述切换阀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进行旋转减速操作时,以与所述旋转操作装置输出的旋转操作信号的减少相对应地减少所述双倾斜泵的倾转角的形式控制所述调节器;且在满足包含单独进行旋转减速操作在内的蓄压条件时,将所述切换阀切换到所述蓄压位置,在满足放压条件时将所述切换阀切换到所述放压位置,在所述蓄压条件和所述放压条件均未满足时将所述切换阀切换到所述中立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旋转减速操作时,与旋转操作信号的减少相对应地减少双倾斜泵的倾转角,所以双倾斜泵作为马达发挥功能。从而,能量从旋转马达排出的工作油再生,该再生能量辅助主泵的驱动。因此,在切换阀位于中立位置的情况下,若旋转减速操作与其它操作同时进行,则在旋转马达以外的油压执行器的动作中直接利用再生能量。其结果为,旋转马达获得足够的制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8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