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刷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59583.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3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明间洋子;奥田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6B5/00 | 分类号: | A4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刷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儿童口腔内可得到良好操作性的牙刷。其具备由多束毛束(7)形成的植毛部(11)、以及具有在植毛面(2a)上设置有植毛部的头部(2)、颈部(3)和把手部(4)的把手体(5)。在正面视角中,颈部的长度为15mm以上、35mm以下,头部和颈部的总长度为28mm以上、68mm以下,颈部的宽度为4mm以上、6mm以下,在侧面视角中,头部的厚度为2mm以上、4mm以下,在正面视角中,从位于颈部和头部之间的边界的第1位置向把手部侧移动20mm的第2位置与手指拿捏部的棱线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4mm以上、22mm以下,第2位置和手指拿捏部的棱线的位置在侧面视角中的厚度差为3mm以上、9m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7年9月13日在日本提出的专利申请2017-175906号的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龋齿、牙周病的预防中,由使用牙刷刷扫带来的口腔内的牙菌斑除去是重要的。以往,为了提高牙菌斑除去效果,有人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牙刷的方案。例如,通过使牙刷的刷头部变薄、颈部变细,可使刷毛到达通常的牙刷难以到达的里牙深处(里牙的咽喉侧)。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刷头部被薄型化,口腔内操作性优异的牙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875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关于儿童用牙刷,第一要求的是牙菌斑除去效果的同时,使不习惯刷牙的儿童能安心、安全地进行刷牙。但是,以口腔内的牙刷的操作性提高为目的的儿童用牙刷的技术开发并未像大人用牙刷那样发展。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儿童口腔内得到良好操作性的牙刷。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牙刷具备:由多束毛束形成的植毛部,以及具有在植毛面上设置有上述植毛部的头部、颈部和把手部的把手体,在正面视角中,上述颈部的长度为15mm以上、35mm以下,上述头部和颈部的总长度为28mm以上、68mm以下,上述颈部的宽度为4mm以上、6mm以下,在侧面视角中,上述头部的厚度为2mm以上、4mm以下,在正面视角中,从位于上述颈部和上述头部之间的边界的第1位置向上述把手部侧移动20mm的第2位置与手指拿捏部的棱线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4mm以上、22mm以下,上述第2位置与上述手指拿捏部的棱线的位置在侧面视角中的厚度差为3mm以上、9mm以下。
本发明的牙刷中,可设定为如下构成:上述正面视角中的上述颈部宽度与上述侧面视角中的上述颈部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在从上述第1位置至上述第2位置之间的区间中,随着向后端侧推移,厚度的变化量总是为宽度的变化量的同等以上。
本发明的牙刷中,可设定为如下构成:从上述第1位置向着第2位置,颈部的宽度和厚度的大小关系出现逆转。
本发明的牙刷中,可设定为如下构成:上述颈部的上述植毛面侧的表面沿着连接第1点与第2点的直线呈直线状,所述第1点在上述侧面视角中为上述头部前端的厚度中央,所述第2点在上述正面视角中的把手部长度方向中央位置,为侧面视角中的厚度中央。
本发明的牙刷中,可设定为如下构成:上述颈部的上述植毛面侧的表面沿着连接第1点与第3点的直线呈直线状,所述第1点在上述侧面视角中为上述头部前端的厚度中央,所述第3点在上述侧面视角中为上述把手部后端的厚度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595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和吸收体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车身下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