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控制阀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0102.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栃原秀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浜名湖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H01F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侯志源 |
地址: | 日本静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 | ||
流体控制阀(5)包括阀体(57),该阀体(57)开闭内部通道(512)以便在开阀状态与闭阀状态之间切换,且工作流体的压力作用在开阀的方向上。流体控制阀包括作为磁通通过柱塞55与磁轭56之间的磁路径的第一路径、以及作为磁通在与第一路径不同的部位处通过柱塞与磁轭之间的磁路径的第二路径。在开阀状态下的通电开始时,形成第一路径的磁通大于第二路径的磁通的磁路径。而在闭阀状态下,形成第二路径的磁通大于第一路径的磁通的磁路径。由此,能够提高抵抗工作流体压力而闭阀时的闭阀性能并抑制大型化。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以2017年9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79306号为基础申请,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的公开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开闭阀,其在发动机冷却回路中允许或阻止从发动机流出的流体的流通。此开闭阀具有始终向闭阀方向推压阀体的螺旋弹簧,并且具有螺线管,该螺线管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向闭阀方向驱动阀体的吸附力。此外,在电动泵工作时,流体压力作用于打开阀体的方向。因此,为了使开闭阀呈闭状态,除了螺旋弹簧带来的推压力之外,还使用了螺线管带来的吸附力。为了使开闭阀呈开状态,除了不给螺线管通电之外,还需要从电动泵中排出流体,以使阀体受到的流体压力大于螺旋弹簧的推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58117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的开闭阀中,当从开阀状态闭阀时,根据作用在与闭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流体压力的大小,有时即使进行通电使螺线管产生吸附力也无法闭阀。为了可靠地闭阀,可以采用使用推压力大的弹簧的方法,但存在装置尺寸变大的问题。而且,在通电结束后流体压力变弱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弹簧的推压力而闭阀。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其能够提高抵抗工作流体压力而闭阀时的闭阀性能、并抑制大型化。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个方面,采用彼此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各自的目的。并且,请求保护范围及权利要求项中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只是作为一个方面而示出了与稍后描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单元的对应关系的一个示例,而不是限制技术范围。
本公开的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壳体,其具有供作为液体的工作流体流通的内部通道;阀体,其开闭内部通道,以在离开阀座而允许工作流体流通的开阀状态和与阀座接触而阻止工作流体流通的闭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且工作流体的压力作用在开阀的方向上;柱塞,其沿轴向驱动阀体;线圈部,其在通电时产生沿轴向驱动柱塞的磁力,以从开阀状态切换成闭阀状态;磁轭,其在通电时与柱塞一起形成磁路;第一路径,其是磁通通过柱塞与磁轭之间的磁路径;以及第二路径,其是磁通在与第一路径不同的部位处通过柱塞与磁轭之间的磁路径;其中,在开阀状态下的通电开始时,形成第一路径的磁通大于第二路径的磁通的磁路径,而在闭阀状态下,形成第二路径的磁通大于第一路径的磁通的磁路径。
根据该流体控制阀,在开阀状态下通电开始时,利用经过磁通大于第二路径的第一路径的磁路径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抵抗流体压力而开始吸引柱塞。并且,在使阀体从开阀状态到闭阀状态的过程中,利用经过磁通大于第一路径的第二路径的磁路径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吸附柱塞以维持闭阀状态。这样,在开阀状态下的通电开始时,经过第一路径的磁路径成为支配性的,由此能够发挥将柱塞吸引到阀座侧的吸引力,从而得到使阀体向抵抗工作流体压力的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而在闭阀状态下,经过第二路径的磁路径成为支配性的,由此能够发挥将阀体维持在与阀座接触的状态的吸附力,从而关闭内部通道。由此,由于能够不依靠弹簧等的推压力、而实施从开阀状态到闭阀的操作和维持闭阀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因弹簧的设置或推压力的强化等而产生的装置大型化。如上所述,能够提供一种流体控制阀,其能够提高抵抗工作流体压力而闭阀时的闭阀性能提高并抑制大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浜名湖电装株式会社,未经浜名湖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01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