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件和用于制造电器件的绞合线接触机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0654.X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姜云;卡尔·斯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F27/28;H01F4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丁永凡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件 用于 制造 绞合线 接触 机构 方法 | ||
一种电器件(8),所述电器件具有绞合线接触机构(1),所述绞合线接触机构具有带有多个单线(4)的绞合线(2)和用于电接触绞合线(2)的接触件(100),其中绞合线接触机构(1)通过热扩散接合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器件的绞合线接触机构,即器件的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包括绞合线的部段,尤其包括绞合线端部。器件尤其是电感器件。绞合线例如形成器件的功能元件。例如,绞合线形成器件的绕组,尤其线圈。尤其涉及高频绞合线。
背景技术
绞合线接触机构用于绞合线的电联接,例如联接于器件的连接件,尤其接触引脚。绞合线接触机构也可以构成用于直接接触电路板。
在制造绞合线接触机构时,也必须移除绞合线的绝缘部。例如,绞合线的每个单线都具有呈漆层的形式的绝缘部。对此附加地,整个绞合线可以具有包覆件。单线可以彼此扭绞。此外,单线可以围绕连接件缠绕。这使得可靠地移除单线的绝缘部和绞合线的外部绝缘部变难。
通常通过焊接制造绞合线接触机构,其中温度选择为高至,使得在制造绞合线接触机构时同时移除绝缘部。例如,这种焊接过程通过沉入浸焊槽或通过借助液态锡或锡合金的流焊来进行。在使用温度等级为155℃至180℃的具有聚氨酯的漆绝缘部时,为了可靠地移除绝缘部通常需要大约400℃的浸焊槽的或流焊的温度。
在一些情况下,绝缘部还具有更高的温度等级。这例如在由聚酯酰亚胺或聚酰亚胺构成的绝缘部中是这种情况。在此情况下通常需要两级地制造绞合线接触机构。在此,在第一步骤中移除绝缘部,例如机械地、通过烧掉或通过化学方法移除。在第二步骤中,于是执行焊接过程,以便建立机械的和电的连接。
在这种焊接方法中不利的是,加热的空气经由焊接液体与器件的功能元件,例如绕组直接接触。此外,可能出现热的焊接液体沿着绞合线朝功能元件的方向的蠕动流。这造成绝缘部的不期望的损坏和提高的失效风险。此外,由于绝缘部的蒸发,出现不期望的焊球。此外,这种方法是成本密集的且时间耗费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电器件的改进的绞合线接触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具有绞合线接触机构的电器件。绞合线接触机构具有绞合线的部段。所述绞合线具有多个单线。绞合线例如形成器件的绕组,尤其线圈。电器件例如构成为电感器件。例如,在绕组之内的每个单线由单独的绝缘部包围。例如,在此涉及漆绝缘部。对此附加地,绞合线可以由外部绝缘部,尤其包覆件包围。绞合线然而也可以不具有附加的包覆件。尤其涉及高频绞合线。
绞合线接触机构构成用于电接触绞合线。尤其,绞合线接触机构包括绞合线的从绕组伸出的端部。绞合线接触机构可以距绞合线的绕组小间距地设置,例如间距为若干mm。
绞合线接触机构还具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绞合线的部段。接触件与绞合线尤其通过热扩散接合连接。
通过热扩散接合的连接在制成的器件处可见。在扩散接合时,单线与接触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和在提高的温度下彼此连接。所述温度在此小于接触件的材料和单线的材料的熔化温度。在扩散接合时在原子平面上出现在要连接的部件的边界面上的双侧的扩散,使得建立部件的紧密连接。在绞合线接触机构中可以将接触件与单线通过扩散接合连接,以及将单线彼此连接。
绞合线接触机构可以具有绝缘部的残余物,所述残余物例如呈团簇颗粒的形式。例如,在扩散接合时将单线的绝缘部和/或绞合线的外部绝缘部熔化。这能够实现将绞合线与接触件连接,无需单独地移除绝缘部。
绞合线接触机构尤其在没有焊接的情况下、即无需焊接来制造。由此,不存在在焊接时出现的、不期望的伴随现象,如例如相邻的绕组由于散热或干扰焊球造成的损坏。绞合线接触机构尤其不具有在焊接时所使用的焊料材料以及不具有其他连接材料,如例如传导的粘接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DK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06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