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坡度控制系统的铣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0897.3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3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B·佩恩;J·H·比维尔;R·哈勒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88 | 分类号: | E01C23/088;E01C23/12;E01C23/02;E01C23/06;G05B19/04;B23Q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美国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坡度 控制系统 铣刨机 | ||
1.一种用于由操作者操作来铣刨道路表面的铣刨机,所述铣刨机包括:
(a)框架;
(b)铣刨组件,所述铣刨组件包括附接至所述框架的滚筒壳体,所述铣刨组件包括:
(i)右端门,所述右端门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右侧,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垂直运动;
(ii)右前高度传感器,所述右前高度传感器附接至所述右端门,并适于确定所述右端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iii)右后高度传感器,所述右后高度传感器附接至所述右端门,并适于确定所述右端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iv)左端门,所述左端门附接至所述壳体的左侧,并且适于相对于所述壳体垂直运动;
(v)左前高度传感器,所述左前高度传感器附接至所述左端门,并适于确定所述左端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vi)左后高度传感器,所述左后高度传感器附接至所述左端门,并适于确定所述左端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c)右前升高柱,所述右前升高柱在其上端处附接至所述框架,并在其下端处附接至右前驱动组件,所述右前升高柱包括右前线性致动器,所述右前线性致动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上升和下降机器的框架;
(d)左前升高柱,所述左前升高柱在其上端处附接至所述框架,并在其下端处附接至左前驱动组件,所述左前升高柱包括左前线性致动器,所述左前线性致动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上升和下降所述框架;
(e)后升高柱,所述后升高柱在其上端处附接至所述框架,并在其下端处附接至后驱动组件,所述后升高柱包括后线性致动器,所述右前线性致动器能被操作以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上升和下降所述机器的框架;
(f)控制器,所述控制器:
(i)操作地附接至所述右前高度传感器,并适于接收右前端门信号,所述右前端门信号指示所述右端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ii)操作地附接至所述右后高度传感器,并适于接收右后端门信号,所述右后端门信号指示所述右端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iii)操作地附接至所述左前高度传感器,并适于接收左前端门信号,所述左前端门信号指示所述左端门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iv)操作地附接至所述左后高度传感器,并适于接收左后端门信号,所述左后端门信号指示所述左端门的后端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v)操作地附接到所述右前升高柱的右前线性致动器,并适于控制所述右前升高柱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vi)操作地附接到所述左前升高柱的左前线性致动器,并适于控制所述左前升高柱相对于所述道路表面的高度;
(vii)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操作者的、选择所述铣刨机的左侧或右侧的侧选择信号;
(viii)适于接收来自所述操作者的、选择期望的切割深度的切割深度信号;
(ix)适于使用所述右前端门信号来确定所述铣刨机的右侧的实际右前切割深度;
(x)适于使用所述右后端门信号来确定所述铣刨机的右侧的实际右后切割深度;
(xi)适于使用所述左前端门信号来确定所述铣刨机的左侧的实际左前切割深度;
(xii)适于使用所述左后端门信号来确定所述铣刨机的左侧的实际左后切割深度;
(xiii)适于通过对所述机器的未选择侧的所述实际前切割深度和所述实际后切割深度取平均并使用该平均值来调节所述未选择侧的前升高柱的高度来控制未被所述操作者选择的侧的前升高柱中的线性致动器,以维持所述期望的切割深度;
(xiv)适于通过使用所述机器的被选择侧的实际前切割深度来控制所述被选择侧的前升高柱中的线性致动器,以调节所述被选择侧的前升高柱的高度,以维持所述期望的切割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科公司,未经路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08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醚酰亚胺的熔融聚合方法
- 下一篇:等速万向联轴器及其隔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