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1557.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真之助;东条巧;吉田健;铃木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揖斐电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5/04 | 分类号: | B01J35/04;F01N3/10;F01N3/28;B01D53/94;B01J2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孟伟青;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催化剂,其是在蜂窝结构体中负载贵金属而成的具有入口侧端面和出口侧端面的蜂窝催化剂,该蜂窝结构体中,多个贯通孔隔着隔壁在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壁包含基材部和涂层,该基材部由包含二氧化铈‑氧化锆复合氧化物和氧化铝的挤出成型体构成,该涂层形成在上述基材部的表面,包含上述贵金属;上述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比上述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催化剂。
背景技术
从汽车等的内燃机中排出的尾气中包含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烃(HC)等有害气体。对这样的有害气体进行分解的尾气净化催化剂也被称为三元催化剂,通常为将包含具有催化活性的贵金属颗粒的浆料洗涂至由堇青石等形成的蜂窝状的整料基材而设有催化剂层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尾气净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中,在多孔质基材负载有Pd,该多孔质基材上具有由负载有Rh的二氧化铈-氧化锆固溶体形成的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90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需要一种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尾气净化性能更高的蜂窝催化剂。
发明人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尾气净化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可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由于尾气流入贯通孔时的阻力以及尾气在贯通孔中通过时与隔壁的摩擦阻力而使压力损失增高。关于其理由,据认为是由于通过在多孔质基材的表面形成涂层而使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开口率(特别是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降低所致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损失低、尾气净化性能优异的蜂窝催化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是在蜂窝结构体中负载贵金属而成的具有入口侧端面和出口侧端面的蜂窝催化剂,该蜂窝结构体中,多个贯通孔隔着隔壁在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壁含有基材部和涂层,该基材部由包含二氧化铈-氧化锆复合氧化物和氧化铝的挤出成型体构成,该涂层形成在上述基材部的表面,包含上述贵金属;上述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比上述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大。
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中,由于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比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大,因此尾气被导入至蜂窝催化剂中时的阻力小。另外,在尾气通过贯通孔内时,摩擦阻力从入口侧端面向出口侧端面缓慢地增大,因此通过贯通孔内的尾气依次扩散至蜂窝催化剂的隔壁内,从入口侧端面起到出口侧端面为止的隔壁均匀地被用于尾气净化。另一方面,若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比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小(即,开口率的大小关系逆转),则在压力低的出口侧端面,尾气难以充分扩散至隔壁内,因此无法将隔壁内的催化剂充分用于尾气净化。由于以上的理由,利用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能够降低压力损失,提高尾气净化性能。
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中,优选上述出口侧端面的上述涂层的厚度比上述入口侧端面的上述涂层的厚度厚。
出口侧端面的涂层的厚度比入口侧端面的涂层的厚度厚时,能够在不改变由挤出成型体构成的基材部的厚度的情况下使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比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大。
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中,优选上述涂层的厚度从上述入口侧端面向上述出口侧端面逐渐增厚。
涂层的厚度从入口侧端面向出口侧端面逐渐增厚时,通过蜂窝催化剂内的尾气的流动不容易被打乱,因此能够降低尾气与蜂窝催化剂的阻力。
本发明的蜂窝催化剂中,优选上述入口侧端面的开口率为70~90%,上述出口侧端面的开口率为6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揖斐电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揖斐电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 下一篇:故障后保持工作的载具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