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1575.0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8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真由;田岛宽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褚瑶杨;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成型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擦伤性优异、特别是磨耗试验后的透明性的维持率高、挤出性优异、还能够实现高冲击强度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提供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该树脂组合物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酯化合物0.4~10.0质量份,其中,(A)聚碳酸酯树脂在全部结构单元中含有全部结构单元的5摩尔%以上且小于50摩尔%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2mm的试验片的雾度为5.0%以下且负荷30N时的按照ISO 19252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式(1)中,R1表示甲基。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特别涉及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其能够提供透明性和耐擦伤性等优异、表面硬度优异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树脂的机械强度、电特性、透明性等优异,作为工程塑料被广泛用于电气电子设备领域、汽车领域等各种领域。近年来,在这些领域中,成型加工品的薄壁化、低成本化、小型化、轻量化不断进展,要求成型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出了一些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具有规定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A)100质量份,含有以聚乙烯系聚合物为主链、以乙烯基系聚合物链段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B)0.1~12质量份。在该文献中还记载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耐指甲划伤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01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已知含有源自双酚C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具有铅笔硬度高的趋势。此处,有时不在由含有源自双酚C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型的成型品上实施涂布等处理(下文中,有时称为“无涂布”)而作为产品使用。但是,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样的成型品尽管铅笔硬度高,但耐指甲划伤性略有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树脂组合物是耐指甲划伤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但在该文献的实施例中追求漆黑性等。即,对于要求透明性的用途,要求开发新的材料。另外,要求在磨耗试验后也维持高透明性。进一步,根据用途有时也要求高冲击强度。
另外,即使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混配适当的添加剂而使耐擦伤性优异,特别是能够将磨耗试验后的透明性维持得较高,但如果添加剂的混配量多,则有时挤出性会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表面硬度优异、耐擦伤性优异、特别是磨耗试验后的透明性的维持率高、挤出性优异、还能够实现高冲击强度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成型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基于上述课题,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规定的聚碳酸酯树脂中混配酯化合物,进一步使规定的雾度和动摩擦系数为规定的范围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具体地说,通过下述手段1、优选2~12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A)聚碳酸酯树脂100质量份,含有(B)酯化合物0.4~10.0质量份,其中,上述(A)聚碳酸酯树脂在全部结构单元中含有5摩尔%以上且小于50摩尔%的下述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
由上述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厚度2mm的试验片的雾度为5.0%以下且负荷30N时的按照ISO 19252的动摩擦系数为0.4以下;
式(1)
【化1】
式(1)中,R1表示甲基,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1表示下述中的任一式,
【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用柴油发动机
- 下一篇:用于宽视野眼底摄影的小型间接检眼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