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1670.0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显示装置 | ||
车辆用显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出射部(22),其搭载于车辆(V)并出射显示光;以及最终反射镜(27),其使从出射部(22)出射的显示光朝向在车辆(V)的车辆前后方向(X)的前部设置的挡风玻璃(WS)反射,并利用该挡风玻璃(WS)使该显示光向预先设想的目视位置(EP)侧反射,挡风玻璃(WS)相对于水平方向的目视位置(EP)侧的立起角度(θ)为60°以上且90°以下,最终反射镜(27)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X)位于挡风玻璃(WS)与目视位置(EP)之间并与该挡风玻璃(WS)对置,将从出射部(22)出射的显示光朝向该车辆前后方向(X)的前方侧反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业车辆的平视显示器,其在驾驶座前方的透明部件设置合成器,向该合成器映出光信息。该平视显示器将透明部件的合成器隔着该透明部件的左右假想中心线设置为一定长度,在该合成器上显示用于引导直行行驶的标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1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平视显示器期望即使在例如应用于挡风玻璃相对于水平方向以规定的角度立起的作业车辆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对该挡风玻璃恰当地显示像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能够对从水平方向立起的挡风玻璃恰当地进行基于显示光的显示。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出射部,所述出射部搭载于车辆,并出射显示光;以及最终反射镜,所述最终反射镜使从所述出射部出射的所述显示光向在所述车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部设置的挡风玻璃反射,并利用该挡风玻璃将所述显示光向预先设想的目视位置侧反射,所述挡风玻璃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所述目视位置侧的立起角度为60°以上90°以下,所述最终反射镜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挡风玻璃和所述目视位置之间并与该挡风玻璃对置,并将从所述出射部出射的所述显示光向该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反射。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中,可以是,具备显示位置调整部,所述显示位置调整部通过使所述最终反射镜以沿着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交叉的车辆宽度方向的旋转轴线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调整利用该最终反射镜向所述挡风玻璃反射的所述显示光的反射角度,能够调整利用该挡风玻璃向所述目视位置侧反射的所述显示光的显示位置。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中,可以是,具备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的容纳空间部容纳所述出射部,所述最终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部的外侧。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壳体具有光路开口部,所述光路开口部将从所述容纳空间部的内侧朝向所述最终反射镜的所述显示光向该容纳空间部的外侧导出,而且,具备能够将所述最终反射镜移动到显示位置和非显示位置的开口开闭驱动部,所述显示位置是所述最终反射镜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目视位置之间且与该挡风玻璃对置,将从所述出射部出射的所述显示光向该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的所述挡风玻璃反射,并利用该挡风玻璃使所述显示光向所述目视位置侧反射的位置;所述非显示位置是将所述光路开口部封闭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车辆用显示装置中,可以是,具备仪表部,所述仪表部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挡风玻璃和所述目视位置之间,且使与所述车辆相关的车辆信息以能够在所述目视位置目视的方式显示,最终反射镜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挡风玻璃和所述仪表部之间,且设置在所述仪表部的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的面。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浇铸浆料
- 下一篇: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质和使用其的亲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