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纤维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1739.X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7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疋田真悟;井手口诚;藤井祐树;福田广辉;铃木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69/10;B01D69/12;B01D71/34;B01D7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 ||
1.一种中空纤维膜,其包含支撑体和配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外周面上的多孔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的BU值-内为36以下,R值为1.1~2.1,所述多孔膜层含有聚偏二氟乙烯、丙烯酸系聚合物和残存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为具有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单元、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下述式(1)所示的大单体单元的共聚物,
上述式(1)中,R1~Rn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X1~Xn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表示3~10000的整数,
此外,所述BU值-内是根据构成特定线段的全部像素的亮度的标准差求出的值,该特定线段为:在使用经图像处理的中空纤维膜的截面照片的多孔膜层的厚度的65%的位置-更接近支撑体的一侧的特定线段,
所述R值是BU值-内除以BU值-外而求出的值,
所述BU值-外是根据构成特定线段的全部像素的亮度的标准差求出的值,该特定线段为:在使用经图像处理的中空纤维膜的截面照片的多孔膜层的厚度的5%的位置-更靠近外表面的一侧的特定线段;所述BU值-内和所述BU值-外具体以下述方法求得;BU值-内的求出方法:
步骤(1)将中空纤维膜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切断,制成长度5mm的样品;
步骤(2)将在步骤(1)中得到的样品沿长度方向切断,进行2等分;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样品进一步沿长度方向切断,进行2等分,得到4个样品即样品1~样品4;
步骤(4)对于在步骤(3)中得到的样品1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切断面,拍摄从多孔膜层的外表面到支撑体的多孔膜层侧的范围落入视野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倍率:1000倍,像素数:640×480;
步骤(5)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用所述步骤(4)拍摄的照片进行以下步骤(a)~步骤(c);
步骤(a)将照片的图像变换为8位灰度即256级的亮度层次的图像;
步骤(b)对于步骤(a)的变换后的图像,在整个256级的亮度层次上,进行使亮度的累积直方图转为线性的处理;
步骤(c)对于步骤(b)的处理后的图像,重复3次5×5的中值平均处理;
步骤(6)对于步骤(5)的步骤(c)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以下的步骤(d)~步骤(j);
步骤(d)求出多孔膜层12的外周-图像上出现的部分的中点A,从中点A绘制该外周的切线;
步骤(e)对于由步骤(d)绘制的切线,从中点A绘制垂线;
步骤(f)将在步骤(e)中绘制的垂线从中点A首次到达支撑体的点作为点B;但是,在从中点A到点B为止存在多孔膜层与支撑体之间的缝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垂线上的该缝隙的多孔膜层侧的边缘作为点B;
步骤(g)以线段AB的长度为100%,求出位于线段AB上、位于距点A为长度65%的位置的点D;
步骤(h)绘制通过点D、与线段AB成直角的直线;
步骤(i)求出位于由步骤(h)绘制的直线上、以点D为中点长度为85μm的线段;另外,在不能在图像的范围内取线段的情况下,返回步骤(4),变更观察的视野,重新拍摄照片,进行之后的操作;
步骤(j)求出构成在步骤(i)中求出的线段的全部像素的亮度的标准差,作为“BUD1”;
步骤(7)对样品2~样品4进行步骤(4)~步骤(6),对样品2求出“BUD2”,对样品3求出“BUD3”,对样品4求出“BUD4”;
步骤(8)求出“BUD1”、“BUD2”、“BUD3”和“BUD4”的算术平均值BUDav;
步骤(9)进行20次步骤(1)~步骤(8),求出20个BUDav,将20个BUDav的算术平均值作为BU值-内;
步骤BU值-外的求出方法:
步骤(1)~步骤(5)进行与“BU值-内的求出方法”的步骤(1)~步骤(5)相同的操作;
步骤(6)对于步骤(5)的步骤(c)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以下的步骤(d)~步骤(j);
步骤(d)求出多孔膜层的外周-图像上出现的部分的中点A,从中点A绘制该外周的切线;
步骤(e)对于由步骤(d)绘制的切线,从中点A绘制垂线;
步骤(f)将在步骤(e)中绘制的垂线从中点A首次到达支撑体的点作为点B;但是,在从中点A到点B为止存在多孔膜层和支撑体之间的缝隙的情况下,将所述垂线上的该缝隙的多孔膜层侧的边缘作为点B;
步骤(g)以线段AB的长度为100%,求出位于线段AB上、位于距点A为长度5%的位置的点C;
步骤(h)绘制通过点C、与线段AB成直角的直线;
步骤(i)求出位于由步骤(h)绘制的直线上、以点C为中点长度为85μm的线段;另外,在不能在图像的范围内取线段的情况下,返回步骤(4),变更观察的视野,重新拍摄照片,进行之后的操作;
步骤(j)求出构成在步骤(i)中求出的线段的全部像素的亮度的标准差,作为“BUC1”;
步骤(7)对样品2~样品4进行步骤(4)~步骤(6),求出样品2的“BUC2”、样品3的“BUC3”、样品4的“BUC4”;
步骤(8)求出“BUC1”、“BUC2”、“BUC3”和“BUC4”的算术平均值BUCav;
步骤(9)进行20次步骤(1)~步骤(8),求出20个BUCav,将20个BUCav的算术平均值作为BU值-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173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质和使用其的亲和载体
- 下一篇:数据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