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3674.2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4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R.埃伯哈特;S.克拉施卡;H.沃肯豪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7/08 | 分类号: | D21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纤维 无纺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薄页幅或纸浆幅的机器的网毯,所述网毯包括具有顶侧和运行侧的基础结构以及至少在一侧上的无纺垫层,其中该无纺垫层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沿网毯的厚度方向延伸超过50μm,并且包括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而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根据规定,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方法和合适的纤维无纺布。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网毯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作网毯中的无纺层(非织造层)的纤维无纺布(纤维非织造织物)。
在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薄页幅、纸板幅或纸浆幅时,使用多种不同的呈网毯形式的工业织物。这些网毯满足多种功能,例如纤维料幅的传输、幅材的脱水或结构化(纹理成型),在此仅列举数项。
在压榨部的区域中通常使用压毡。该毡部通常具有织造的基础结构以及一个或多个由无纺纤维制成的层。使用的材料以及各个层的构造和布置针对所规定的应用被优化。
无纺层的纤维是聚合物纤维。通常使用聚酰胺(PA),例如PA6或PA6.6。
早前有过尝试,通过在无纺纤维层中使用其他材料来改进压毡的性质或者能够更好地且更简单地根据客户专属的要求来调整性质。
在DE 10 2005 023 390中描述了一种超薄无纺层的应用,该无纺层的纤维可由多种聚合物材料制成、尤其由聚氨酯制成。
在DE 10 2007 000 578 A1中描述了一种毡部,其中无纺层完全或大体上由如下的纤维组成,该纤维由热塑性聚氨酯制成。
几年前这种类型的无纺层的优点在现有技术中就已为人所知。然而在此后10年不能可靠地制造该类毡部。这主要归咎于合适的聚氨酯纤维的可用性以及纤维加工中的不可预见的困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具有聚氨酯纤维的有利性质,并且还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制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能够在设计用于加工PA纤维的现有设备中制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该网毯在作为造纸机的网毯安装后立即或仅在极短的磨合时间之后就达到其运行性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在用作造纸机中的网毯时降低了纤维料幅的回潮。
所述技术问题完全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网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纤维无纺布来解决。
在网毯方面,所述技术问题通过用于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薄页幅或纸浆幅的机器的网毯解决。所述网毯包括带有顶侧和运行侧的基础结构以及至少在一侧上的无纺垫(无纺支撑层,Vliesauflage)。该无纺垫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沿网毯的厚度方向延伸超过50μm,并且包括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PU)、尤其热塑性聚氨酯(TPU)构成或包括聚氨酯、尤其热塑性聚氨酯,而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规定,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5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
以下将由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的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称作PU纤维。
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或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的无纺纤维被称作TPU纤维。TPU纤维始终也是PU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未经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3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子系统,特别是用于运动目的
- 下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