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4656.6 | 申请日: | 2018-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4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栄治;長浜勉;大河原重久;播磨龍哉;土井克浩;野田和彦;柴田章広;後藤一夫;工藤泰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B32B3/30;B32B7/02;E06B9/24;G02B5/02;G02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 ||
一种光学体,具有:第一光学层,其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柱状凸部朝一个方向一维排列的凸状的表面;无机层,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光学层的具有上述凸状的一侧的上述表面上;以及第二光学层,其配置在上述无机层侧以掩埋上述凸状,上述凸状满足以下的(1)~(4)的至少任一项:(1)在各柱状凸部中,高度在延伸方向上发生变化;(2)在各柱状凸部中,顶部在与延伸方向和上述凸部的高度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蜿蜒曲折;(3)相邻的柱状凸部的高度不同;(4)三角柱状的凸部与具有曲面的柱状凸部相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对入射光赋予吸收或反射等各种效果为目的的光学薄膜已广为人知。该光学薄膜根据目标功能不同具有各种结构。作为其中之一,在内部具有凹凸状的界面,在该界面形成有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上述构成的光学薄膜,公开了一种回归反射偏振镜,该偏振镜具备:具有一维排列了多个棱镜的凹凸面的第一基材、形成于该凹凸面上的层叠膜、以及形成于该层叠膜上的第二基材。
如专利文献2的图3A~图3C所记载,这样的光学薄膜的凹凸状的一个例子是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柱状凸部朝一个方向一维排列的形状。在此,柱状凸部的高度在任何位置均相同,并且相邻凸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在任何位置均相同。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82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28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具有上述形状的光学薄膜例如作为回归反射日光的热射线反射膜,以一维排列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配置在窗玻璃上。
此时,从太阳插入的光例如从东南上方入射而被反射到西南上方。由于作为光源的太阳光被局部反射,因此在具有热射线回归性的功能的情况下,该反射光使热射线反射。假设在该反射光的直线前进方向上存在建筑物的情况下,会接受热射线,从而受到热损害。
另外,在反射光为可见光的情况下,会感到刺眼,有可能损及从窗眺望的眺望性。
因此,现状是寻求在光学体中降低镜面反射中的局部强反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体,该光学体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柱状凸部朝一个方向一维排列的凸状,其中能够减少镜面反射中的局部强反射。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即,
<1>光学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光学层,其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柱状凸部朝一个方向一维排列的凸状的表面;
无机层,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光学层的具有上述凸状的一侧的上述表面上;以及
第二光学层,其配置在上述无机层侧以掩埋上述凸状,
上述凸状满足以下的(1)~(4)的至少任一项:
(1)在各柱状的凸部,高度在延伸方向上发生变化;
(2)在各柱状的凸部,顶部在与延伸方向和上述凸部的高度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蜿蜒曲折;
(3)相邻的柱状凸部的高度不同;
(4)三角柱状的凸部与具有曲面的柱状凸部相邻。
<2>上述<1>所述的光学体,其中,上述无机层为波长选择反射层。
<3>上述<1>所述的光学体,其中,上述无机层为半透过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4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