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造型装置以及三维造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4922.5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2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盐沼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B22F3/16 | 分类号: | B22F3/16;B22F3/105;B29C64/153;B29C64/268;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张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造型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三维造型装置,在对在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区域铺匀的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来进行所述粉末材料的预加热之后,对所述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使所述粉末材料熔融来进行三维物体的造型,其特征在于,
具备射线束射出部,其射出所述带电粒子束,并使所述带电粒子束照射至所述粉末材料,
所述射线束射出部在进行所述预加热的情况下,在使所述带电粒子束沿着朝向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之后,使所述带电粒子束沿着与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隔开规定的距离设定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进而进行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照射路径的所述带电粒子束的照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二照射路径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三照射路径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距离为越过至少一个照射路径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部,其对所述射线束射出部输出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射线束射出部进行所述预加热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带电粒子束沿着朝向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之后,使所述带电粒子束沿着与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隔开规定的距离设定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进而进行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照射路径的所述带电粒子束的照射的方式,对所述射线束射出部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4.一种三维造型方法,进行对在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区域铺匀的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的预加热工序,并进行在所述预加热工序之后对所述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使所述粉末材料熔融的物体的造型工序,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加热工序中,在沿着朝向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之后,沿着与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隔开规定的距离设定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进而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二照射路径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三照射路径的距离。
5.一种三维造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预加热工序,对在带电粒子束的照射区域铺匀的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和
物体的造型工序,在所述预加热工序之后对所述粉末材料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使所述粉末材料熔融,
在所述预加热工序中,在沿着朝向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之后,沿着与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照射路径隔开规定的距离设定且朝向第二方向的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进而沿着朝向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照射路径照射所述带电粒子束,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反向,
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二照射路径的距离大于从所述第一照射路径至所述第三照射路径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49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