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5429.5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田端孝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达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9/02 | 分类号: | H04R9/02;H04R7/12;H04R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宋海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单元 | ||
扬声器单元具有磁回路(61)、音圈(85)以及振动板(51)。磁回路(61)在圆筒部(69)的内侧形成有将成为磁气隙(G)的空间,音圈(85)布置在磁气隙(G)中,振动板在中央具有贯通振动板的中心孔(51a),振动板的外周部(51b)由盆架(53)支承,振动板的内周部(51c)的内周面连接在音圈(85)上;磁回路(61)的圆筒部(69)具有立壁部(69c)和切口(69a),立壁部(69c)沿振动板(51)的振动方向(A)延伸而成;振动板(51)的内周部(51c)具有插入孔(立壁插入部)(57)和插入部(59),插入孔(立壁插入部)(57)供立壁部(69c)插入,插入部(59)插入切口(69a)中。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高音质以及薄型化的扬声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单元,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薄型扬声器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将扬声器单元薄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实现将扬声器单元薄型化的一个例子,其结构如图10-图11所示。图10是沿图11的B-O-C线剖开的剖视图,图11是拆下图10中的防尘罩后的俯视图。
在图10中,磁回路8由轭铁4、圆盘状磁铁7以及圆盘状中心磁极6构成。其中,轭铁4为一侧端面为敞开面的有底圆筒状,圆盘状的磁铁7设置在轭铁4的内部底面上,圆盘状中心磁极6被布置成层叠在磁铁7上。在轭铁4的圆筒部上形成有六个沿周向从敞开面侧的端部朝向底部延伸的切口5,每个切口之间相互留有60°的间距。在磁铁7的外周面与轭铁4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中心磁极6的外周面和轭铁4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中心磁极6的外周面与轭铁4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为磁气隙。
布置在该磁气隙中的音圈3由圆筒状绕线管1和缠绕在绕线管1的侧面上的线圈2构成。
双环12由外环10、内环9以及六个接口11构成。其中,外环10与轭铁4的外周面隔着空间而相对,内环9连接在音圈3的绕线管1上,六个接口11将外环10与内环9连接起来。接口11与磁回路8的切口5相对应地布置。因此音圈3与双环12为一体。
在双环12中的外环10的下部连接有振动板13的内周部。振动板13的外周部通过折环(edge)15安装在盆架16上。
因此,双环12和音圈3能够分别与轭铁4非接触地移动。
在振动板13的中心部设置有覆盖绕线管1和双环12的防尘罩17。
下面,说明在上述结构下是如何工作的。
在磁回路8的磁气隙中产生磁场。如果让声音信号流入布置于该磁气隙中的音圈3的线圈2,由于弗莱明左手定则音圈3就会产生驱动力(推力)。振动板13由此振动而发出声音。
根据上述结构,振动板13的内周面连接在双环12的外环10的下部,因此而能够实现扬声器单元的薄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780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结构如图10-图11所示的扬声器单元虽然能够实现薄型化,但是由于需要设置双环12而存在以下问题:
(1)部件数量增多,成本增加。
(2)由于线圈2产生热,因此双环12的材质被限定为具有耐热性的金属等,成本增加。
(3)由音圈3驱动而振动的部分由振动板13和双环12这两个部件构成,质量变重,因此需要较强的磁回路8,成本增加。
(4)由于振动部分的质量变重,因此振动板13的响应变差,音质会变差。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高音质以及薄型化的扬声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达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丰达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轮端
- 下一篇:在集成接入回程(IAB)网络中的时序和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