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涡轮增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5537.2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洛伦茨·耶尼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IHI供应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16 | 分类号: | F01D25/16;F01D25/18;F16C17/18;F16C33/10;F01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刘刚 |
地址: | 德国伊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涡轮 增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涡轮增压机,其具有多流壳体,尤其双流壳体(47)和在所述多流壳体之内可转动地设置的涡轮(34),经由多个流道(18,26)中的至少一个流道和排出开口(78;80)能够将废气流(14;16)引导到所述涡轮上,使得相对于所述涡轮(34)同轴地且抗扭地设置的轴(38)旋转,所述轴支承在轴承(42)中,其中所述排出开口连接于一个所述流道(18;26)并且围绕所述涡轮(34)的旋转轴线(44)环绕最大180°的角。根据本发明,轴承(42)是多面径向滑动轴承,其具有如下数量的支承面(70,72,74,76),所述数量等于所述流道(18,26)的数量或是所述流道(18,26)的数量的整数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说明的类型的废气涡轮增压机。
背景技术
从公开文献DE 11 2014 005 008 T5中已经已知一种具有双流壳体和在所述双流壳体之内可转动地设置的涡轮的废气涡轮增压机,经由多个流道和连接这些流道的排出开口能够将废气流引导到所述涡轮上,使得相对于涡轮同轴地且抗扭地设置的轴旋转,所述轴支承在轴承中,其中至少一个排出开口以最大180°的角围绕涡轮的旋转轴线延伸。
DE 10 2013 021 567 A1涉及另一种具有双流壳体的废气涡轮增压机。
DE 10 2006 033 397 A1公开一种具有轴承的废气涡轮增压机,所述轴承构成为多面径向滑动轴承,在所述轴承的内侧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一致的支承面。多面径向滑动轴承构成为一起转动的轴承,其具有在轴承和壳体之间的外部的减震缝隙。此外公开了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轴承相对于壳体可受限制地径向和枢转运动地构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轴承仅是相对于壳体可径向运动的。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出,轴承为了限制可转动运动性而具有至少一个在外环周上环绕的槽,将轴承与壳体连接的阻挡机构接合到槽中,使得轴承在壳体中的基本上抗扭的设置方式可以借助相对低的耗费实现。
EP 2 693 017 A1涉及一种具有用于轴的两个浮动轴承的废气涡轮增压机,所述轴将废气涡轮增压机的涡轮与其压缩机转子连接。浮动轴承构成为多面径向滑动轴承,其与壳体以及与轴分别具有环绕的缝隙,使得在相应的轴承的内面和外面上形成油膜。缝隙和油膜能够实现,轴可以在轴承之内转动并且轴承可以在壳体之内转动。以不同的实施方式提出多面径向滑动轴承,具有一致的支承面的两面、三面和四面径向滑动轴承也属于多面径向滑动轴承。
在根据EP 2 362 080 B1的废气涡轮增压机中同样提出一种多面径向滑动轴承,所述多面径向滑动轴承称作为“浮动的”,其中所述轴承与废气涡轮增压机的轴承壳体具有环绕的缝隙,使得在轴承的外面上形成油膜,所述油膜能够使轴承可以相对于轴承壳体转动。
在机动车动力传动系中已证实开头提到的具有双流壳体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在脉冲增压能力方面是有利的。所述良好的脉冲增压能力然而根据废气涡轮增压机的设计面对着缺点。因此,可能出现震动,其因为废气流交替导入到涡轮机中而能够产生。因此,可能会造成震动从而带来运行噪音,所述运行噪音根据动力传动系的其余部件的音量可被感知。因为现代的动力传动系是噪音非常小的,所以需要也降低废气涡轮增压机的运行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废气涡轮增压机,其虽然具有脉冲增压能力,但仍是噪音小的。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废气涡轮增压机实现。具有本发明的适宜的且不寻常的改进方式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其余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提出,轴承是具有如下数量的支承面的多面径向滑动轴承,所述支承面的数量等于流道的数量或是流道的数量的整数倍。
因此,多面径向滑动轴承的支承面的数量作为如下乘法的乘积得出,其中将流道的数量与正的整数因数相乘。所述因数尤其可以是一或二,然而也可以是三或再更大的因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HI供应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未经IHI供应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5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酸分子及其用途
- 下一篇:皮肤障碍改善用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