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外用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6539.3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中雅也 |
主分类号: | A61K33/10 | 分类号: | A61K33/10;A61K8/19;A61K8/34;A61K8/365;A61K8/81;A61K9/06;A61K33/00;A61K47/02;A61K47/10;A61K47/12;A61K47/32;A61K47/36;A61P3/00;A61P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于巧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外用 | ||
提供了一种单剂型的非水系二氧化碳外用剂,其包含糊主剂、碳酸盐、酸和/或通过水解产生酸的物质和醇。本外用剂由于仅通过涂布于皮肤就可获得二氧化碳特有的作用和效果,因此是有用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系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其能够仅通过涂布于皮肤上或进一步追加供给水来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二氧化碳外用剂,公开了如下:包含含有酸或碳酸盐的含水粘性组合物以及含有酸或碳酸盐的颗粒的组合,通过将含水粘性组合物彼此混合,或者将含水粘性组合物与颗粒混合,使酸与碳酸盐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至5);包含使至少含有酸和水的粘性物质浸渍在具有伸缩性的高分子立体网络结构体中、使用时与皮肤接触的主剂,以及通过使用时与所述主剂接触而产生二氧化碳的至少含有碳酸盐的反应剂,并通过主剂与反应剂的反应而产生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材料(参见专利文献6);含有(A)含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非水液状组合物和(B)酸性非水液状组合物,使用时将该组合物(A)与组合物(B)混合,进一步向其中供给水以产生二氧化碳的供给二氧化碳的皮肤化妆品(参见专利文献7);具有(A)酸性非水液状组合物和(B)含有碱性组合物的含水液状组合物,将所述(A)酸性非水液状组合物与所述(B)含水液状组合物混合后使用的发泡性外用剂(参照专利文献8);20℃下的粘度为4000mPa·s以上且实质上为非水系的凝胶状物或双剂型的发泡性皮肤用化妆品(参照专利文献9)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第2000-319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02/80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06/80398号公报
专利文件4:国际公开2003/57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2005/16290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2004/4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许公开2005-8935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许公开2015-180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许公开2005-194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包含含水粘性组合物的包括两种试剂以上的二氧化碳外用剂中,含水粘性组合物只能含有酸或碳酸盐中的任一个,水占据了其重量的大部分,因此二氧化碳外用剂的轻量化等是困难的。
进一步,包含两种以上试剂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必须在使用时混合所有必要的制剂,产生二氧化碳,并将获得的二氧化碳外用剂涂布于所需部位,费事。
专利文献9中公开的发泡性皮肤用化妆品实质上是非水系的,因此得以轻量化,但在实施例1至10中具体公开的是双剂型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另外,尽管实施例11和12中公开了单剂型皮肤用化妆品,但都在凝胶的物理性质方面存在问题,实际上,未能获得能够进行物理性质评价的凝胶状皮肤用化妆品(参照后述的试验例2)。
因此,需要一种通过供给水来持续地获得二氧化碳的充分作用,且使用简便的单剂型的二氧化碳外用剂。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仅通过将包含糊主剂(在下文中,也简称为“主剂”)、醇、碳酸盐、酸和/或通过水解产生酸的物质(在下文中,也称为“酸的替代物”)作为必须成分的糊状的二氧化碳外用剂涂布于皮肤上或进一步供给水,就可持续地获得血管扩张作用等二氧化碳特有的作用和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中雅也,未经田中雅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