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6877.7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岩城大辅;井口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17/10 | 分类号: | F16C17/10;F16C9/02;F16C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 ||
半轴承11具有从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的凹部112a、凹部112b和凹部112c,并且垫圈12具有位于内周面侧的突起122a、突起122b和突起122c。当半轴承11处于弯曲状态时,垫圈12移位至其外周面侧,突起122b插入到凹部112b中,突起122a配合至凹部112a的位置,并且突起122c配合至凹部112c的位置。然后,当弯曲的半轴承11返回至预弯曲状态时,突起122a沉入凹部112a中,并且突起122b沉入凹部112b中。即使轴向方向的力作用在滑动轴承10上,突起122a、突起122b和突起122c将卡在凹部112a、凹部112b和凹部112c上,因此垫圈12和垫圈13将不会从半轴承11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在内燃发动机中,由两个半轴承组成的滑动轴承用于能旋转地支撑曲轴。这两个半轴承竖向布置,并且垫圈附接至两个半轴承中的每一者。在这样的滑动轴承中,半轴承承受垂直于曲轴的轴向方向的方向上的载荷,并且垫圈承受轴向载荷。作为将垫圈附接至半轴承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垫圈的凸部敛缝(calking)(嵌缝连接)到半轴承的凹部中并将凹部的周围敛缝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JP-A-2015-200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法中,在制造期间将多个凸部装配到相应的多个凹部中之后,将凹部的周围敛缝。但是,工件之间的敛缝力和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发生敛缝性能的变化,则进行敛缝以固定凸部所施加的力可能根据工件的位置而变化。因此,在将半轴承组装到气缸体中之前,存在垫圈会从半轴承脱落的可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安装在半轴承上的垫圈脱离的技术。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轴承,该滑动轴承包括:半轴承,其具有由壳体支撑的外周面和包含滑动面的内周面,所述滑动面能关于配合轴滑动;垫圈,其附接至所述外周面,其中所述垫圈在面对所述外周面的表面上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半轴承具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所述第二凸部从外周面侧插入到所述第二凹部中,当所述配合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力作用在所述垫圈上时,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接合,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没有敛缝痕迹,并且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周围不存在敛缝痕迹。
所述第一凸部可以位于第一假想线与第二假想线之间,所述第一假想线连接所述垫圈的内周面的中心与所述垫圈的所述内周面的在圆周方向上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假想线从所述中心沿所述垫圈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方向与所述第一假想线成30度角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凸部可以位于第三假想线与第四假想线之间,所述第三假想线连接所述垫圈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中心与所述垫圈的所述内周面的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假想线从所述中心沿所述内周面的所述方向与所述第三假想线成30度角延伸。
所述垫圈在所述第一端的内周面侧可以具有第一缺口,并且在所述第二端的内周面侧可以具有第二缺口,从所述第一假想线到所述第一缺口的在内周面侧的端部的距离可以比从所述第一缺口的在内周面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凸部的距离长,并且从所述第二假想线到所述第二缺口的在内周面侧的端部的距离可以比从所述第二缺口的在内周面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凸部的距离长。
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构造成不向轴向端敞开。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得滑动轴承能够防止附接至半轴承的垫圈脱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滑动轴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形状记忆探针的消融导管
- 下一篇:接合体及绝缘电路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