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136.0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S.维利希;C.加尔特;S.奥皮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AVL排放测试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G01N33/00;G01M15/10;H05K5/00;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建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气测量设备的控制柜,该控制柜带有柜体(12),废气测量装置的带有入口(26)和出口(28)的部件(24)布置在所述柜体中,其中,所述出口(28)通过第一接头元件(30)与出口管(32)连接,并且所述入口(26)通过第二接头元件(34)与入口管(36)连接,其中,能够选择性地将第一接头元件或第二接头元件(30、34)装配在第一接头位置中或第二接头位置中,从而使连接在第一接头元件或第二接头元件(30、34)上的出口管(32)或入口管(36)在第一接头位置中水平地定向并且在第二接头位置中垂直地定向。问题在于,出口管或入口管的位置和定向在设立控制柜之前就已经预先规定,出口或入口与出口管或入口管的连接是费事且成本高昂的。根据本发明规定,入口(28)和出口(26)构造在接头平面(33、35)中,所述接头平面与水平面形成45°的角度,并且第一接头元件或第二接头元件(30、34)角管状地实施,其中,角管状的第一接头元件或第二接头元件(30、34)通过在接头平面(33、35)中180°的旋转能够装配在第一接头位置和第二接头位置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废气测量设备的控制柜,该控制柜带有柜体,带有入口和出口的废气测量装置的部件布置在所述柜体中,其中,所述出口通过第一接头元件与出口管连接,并且所述入口通过第二接头元件与入口管连接,其中,能够选择性地将第一或第二接头元件装配在第一接头位置中或第二接头位置中,从而使连接在第一或第二接头元件上的出口管或入口管在第一接头位置中水平地定向并且在第二接头位置中垂直地定向。
背景技术
该类型的废气测量设备例如被用于确定机动车的排放特性,其中,在辊式测试台上模拟预定的行驶周期,并根据废气中所含的污染物分析在此排放的废气。在此尤其测试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物的份额。废气测量设备通常具有废气稀释系统。
通常,废气稀释系统的各个部件被布置在多个控制柜中。在此,废气测量设备的布置在开关柜中的确定的部件被废气穿流,从而使该部件具有入口和出口。在出口上连接有出口管,并且在入口上连接有通向控制柜的入口管,其中,在客户设立控制柜之前就已经预先规定了入口管和尤其出口管的位置和定向,因此必须根据这一预先规定来调整控制柜。
文献EP 2 317 833 A1公开了一种控制柜,其中,在控制柜中布置有废气测量设备的部件。该部件具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其中,入口布置在控制柜的上部区域中,并且通过穿过控制柜的盖元件延伸的第一接头元件与入口管连接。两个出口布置在控制柜的下部区域中,并且能够通过第二接头元件与出口管连接。根据出口管的位置和定向的不同,针对第一接头位置和第二接头位置需要不同的接头元件,其中,第二接头元件在第一接头位置中装配在第一出口上,并且在第二接头位置中装配在第二出口上。
在第一接头位置中,第二接头元件穿过控制柜的侧壁,从而水平延伸的出口管通过第二接头元件与第一出口连接。在第二接头位置中,第二接头元件穿过控制柜的底部元件,从而垂直延伸并且布置在控制柜下方的出口管通过备选的第二接头元件与第二出口连接。
文献EP 2 317 833 A1中所述的控制柜的弊端在于,出口管的位置和定向在设立控制柜之前就已经被预先规定,为将出口与出口管连接,设置了多个具有不同接头元件的出口,并且由此提高了生产费用和装配费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气测量设备的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能够与出口管和入口管的位置和定向无关地设立,其中,为此能够以简单且成本低廉的方式建立并装配出口与出口管之间的连接以及入口与入口管之间的连接,而无需额外的构件。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废气测量设备的控制柜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VL排放测试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AVL排放测试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