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161.9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2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卓也;木下友则;谷口彻郎;加藤晃祥;大井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F16F15/134;F16F15/31;F16H1/28;F16H45/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宋晓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减振装置包括:多个旋转构件,包括输入构件以及输出构件;多个第一弹性体,分别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多个第二弹性体,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的扭矩为规定值以上时,与多个第一弹性体并列地发挥作用;以及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包括太阳轮、将多个小齿轮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行星架、以及与多个小齿轮啮合并且作为质量体发挥作用的齿圈,多个第二弹性体配置为,在旋转构件的径向上,在与多个第一弹性体不同的位置与多个小齿轮在周向上排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弹性体以及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减振装置,已知有如下减振装置,其具有:螺旋弹簧等弹性体,因输入构件(驱动侧板)以及输出构件(从动侧板)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发生弹性变形;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包括行星齿轮机构,该行星齿轮机构具有太阳轮、与输入构件一体旋转的齿圈、以及支撑多个小齿轮并且与输出构件一体地旋转的行星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振装置中,若输入构件相对于输出构件旋转(扭转),则弹性体挠曲,并且太阳轮根据输入构件以及输出构件之间的相对旋转而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伴随着在旋转方向上的振动的太阳轮的惯性扭矩作为抑制从驱动力源传递到输入构件的扭矩的变动、因该扭矩的变动引起的齿圈的振动的载荷发挥作用。由此,能够抑制从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行星齿轮机构)向与输出构件连结的驱动对象部输出的扭矩的变动,从而降低因此该驱动对象部中的驱动力源的输出扭矩的变动引起的扭转振动。而且,在该减振装置中,弹性体配置于行星架的周向上的小齿轮彼此之间,且配置于在小齿轮因振动而进行往复公转时与小齿轮不接触的位置。另外,以往还已知有如下减振装置,其包括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传递扭矩的多个外侧弹簧、在向输入构件传递的扭矩为规定值以上时与多个外侧弹簧并列地发挥作用的多个内侧弹簧、以及具有行星齿轮机构的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减振装置中,多个内侧弹簧配置于多个外侧弹簧的径向内侧,并且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的多个小齿轮配置于多个外侧弹簧的径向外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107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208767号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通过将弹性体配置为在小齿轮彼此之间不与两小齿轮接触,从而抑制轴长、外径的增加。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中,为了传递更大的扭矩或承受冲击扭矩等,需要使弹性体大径化或者需要提高弹性体的刚性。然而,若使弹性体大径化,则减振装置的轴长、外径会增加,进而,由于该弹性体的滞后现象的增加,有可能会损害基于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的振动衰减效果。另一方面,若使弹性体高刚性化,则低转速区域中的减振装置的振动衰减性能会降低。另外,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减振装置那样,在将内侧弹簧、外侧弹簧以及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的小齿轮配置在互不相同的圆周上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但是该减振装置的外径有可能会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既能够抑制包括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的减振装置的大型化,又能够良好地确保振动衰减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1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波马达及光学设备
- 下一篇:医疗图像处理装置及内窥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