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和包含该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7206.2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政珉;郑王谟;李东勋;朴星彬;金智惠;金东晖;曹炯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50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武胐;庞东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材料 包含 | ||
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
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为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两种以上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是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至少两倍,并且
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浓度差为1.5摩尔%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中的至少一种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Ni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降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具有下述浓度梯度:Mn和Co中的至少一种的浓度从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至表面逐渐升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全部金属元素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Ni含量为60摩尔%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含有Ni、Co、Mn和Al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
[化学式1]
LipNi1-(x1+y1+z1)Cox1May1Mbz1Mcq1O2
其中,Ma为选自由Mn和Al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Mb为选自由Ba、Ca、Zr、Ti、Mg、Ta、Nb和Mo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Mc为选自由Al、Zr、Ti、Mg、Ta、Nb、Mo和Cr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0.9≤p≤1.5,0x1≤0.4,0y1≤0.4,0≤z1≤0.1,0≤q1≤0.1,0x1+y1+z1≤0.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是具有相同或不同组成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之比为5:1~2: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为10~30μ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为1~10μ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以9:1~1:9的重量比混合。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第二正极活性材料还包含在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涂层,并且
所述涂层包含含有选自由硼(B)和锰(Mn)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的锂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2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