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228.9 | 申请日: | 201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3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冈野哲之;江崎哲也;大江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T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郝家欢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 装置 | ||
放电装置(101),包括:箱体(4),其包含配置在第一侧(81)的第一板(41)以及配置在与第一侧(81)为相反的第二侧(82)中以与第一板(41)对向并且包含第一开口部(61)的第二板(42),并且在第一板(41)与第二板(42)之间规定内部空间(2);基材(3),其配置在内部空间(2);放电电极(5),其被保持在基材(3)并且以前端部通过第一开口部(61)而突出到箱体(4)的外部的方式配置;以及绝缘密封部(7),其在内部空间(2)中密封基材(3);第二板(42)除了第一开口部(61)之外,另外包含第二开口部(62),放电电极(5)不贯通第二开口部(6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放电装置。本申请主张基于为2017年10月2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203485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申请所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藉由参照而被援用到本说明书。
背景技术
构成高电压产生电路的电子零件被以树脂模制的构造的例子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12-252800号公报(专利文献1)。
包括针状电极的离子产生装置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15-5387号公报(专利文献2)。
包括放电电极的离子产生装置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17-33883号公报(专利文献3)。放电电极包括刷状的导电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28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53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338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般而言,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中,存在包括使高电压产生的电路,并且被施加高电压的零件。为了防止在与周围之间因发生异常放电而造成的性能降低、以及为了确保安全性,而藉由高分子材料等模制如此的零件。然而,由于此处所使用的作为高分子材料的树脂在固化时会收缩,为了确实地进行模制,必须注入许多树脂,有妨碍装置的小型化的疑虑。作为用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虽然考虑以箱体覆盖被施加高电压的零件,但在此情况气泡不易逸出至表面。在被施加高电压的零件的附近残存有气泡的情况时,有起因于气泡造成而发生异常放电,性能降低的疑虑。尤其箱体的角容易积存气泡,必须特别费心考量。为了确保放电装置的可靠性,并且谋取装置的小型化,谋求以箱体覆盖被施加高电压的零件,并且气泡不易残留的构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不易残留在箱体的内部的放电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基于本发明的放电装置包括:箱体,其包含配置在第一侧的第一板以及配置在与上述第一侧为相反的第二侧中以与上述第一板对向的方式配置并且包含第一开口部的第二板,在上述第一板与上述第二板之间规定内部空间;基材,其配置在上述内部空间;放电电极,其被保持在上述基材,并且以前端部通过上述第一开口部而突出到上述箱体的外部的方式配置,以及绝缘密封部,其在上述内部空间中密封上述基材;上述第二板除了上述第一开口部之外,另外包含第二开口部,上述放电电极不贯通上述第二开口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气泡不仅从第一开口部,也能够从第二开口部脱离到外部,能够设为气泡不易残留在箱体的内部的放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放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与图2的III-III线有关的矢视剖面图。
图4是与图2的IV-IV线有关的矢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不同类型通道的吸收制品
- 下一篇:拍摄控制方法及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