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由脱箱造型机造型、合型后的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的产生的方法和脱箱造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462.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3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花井崇;杉野刚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15/02 | 分类号: | B22C15/02;B22C1/00;B22C11/08;B22C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造型机 造型 合型后 上下 铸型 偏移 产生 方法 生产线 | ||
本发明提供基于测定推断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采取适当的对策,由此降低由脱箱造型机造型、合型后的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的产生的方法和用于使用该方法的脱箱造型生产线。上述方法具备测定在上下铸型(1、2)的制造和搬出过程中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部位的固有数据的工序、和判定测定出的固有数据是否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工序,并降低由脱箱造型机(200)造型、合型后的上下铸型(1、2)的型偏移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低由脱箱造型机造型、合型后的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的产生的方法和脱箱造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在将上下铸型同时造型后,将该上下铸型合型,其后,从上下砂箱抽出该上下铸型,并在仅上下铸型的状态下从造型机搬出的方式的脱箱造型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具备这样的脱箱造型机的脱箱造型生产线,有时在该生产线的运行中产生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现状是操作人员在每次产生型偏移时验证产生了型偏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存在有时重要因素查明需要大量的时间,另外,有时因重要因素不明确而不能采取适当的对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针对脱箱造型生产线,提供一种通过基于测定推断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采取适当的对策,由此降低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的产生的方法和用于使用该方法的脱箱造型生产线。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72859号公报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形态所涉及的方法例如如图1、图3、图14以及图15所示,是降低由脱箱造型机200造型、合型后的上下铸型1、2的型偏移的产生的方法,其具备:测定在上下铸型1、2的制造和搬出过程中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部位的固有数据的工序;和判定测定出的固有数据是否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的工序。
若这样构成,则根据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部位的测定出的固有数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定量地推断型偏移的重要因素,因此能够采取适当的对策,从而能够降低上下铸型的型偏移的产生。这里,“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部位”是指在包括脱箱造型机在内的脱箱造型生产线中,在上下铸型的制造和搬出过程中,例如将上下铸型造型、搬运合型后的上下铸型、对上下铸型进行某些作业的部位,是使上下铸型移动的轨道、进行作业的单元等。“对于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部位测定出的固有数据”是指在那些轨道、单元中可能成为型偏移的产生重要因素的数据,例如测定污垢的附着、移动的单元的加速度等而得的数据。
本发明的第2形态所涉及的方法例如如图14和图15所示,还具备判定上下铸型1、2的型偏移的有无的工序。若这样构成,则清楚测定出的固有数据与允许范围的比较、与型偏移的有无的判定的相关关系。
本发明的第3形态所涉及的方法例如如图14所示,还具备根据所判定的型偏移的有无来调整固有数据的规定的允许范围的调整工序。若这样构成,则根据所判定的型偏移的有无来调整固有数据的允许范围,因此能够将允许范围最佳化。
本发明的第4形态所涉及的方法例如如图15所示,还具备使用测定出的固有数据和在调整工序中调整后的允许范围来预防型偏移的产生的预防工序。若这样构成,则使用最佳化后的允许范围来执行预防工序,因此能够预防型偏移的产生。
本发明的第5形态所涉及的方法例如如图16所示,选择性实施调整工序和预防工序。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调整工序将允许范围最佳化,并通过预防工序预防型偏移的产生。
对于本发明的第6形态所涉及的方法而言,例如如图16所示,从调整工序向预防工序的切换以实施了调整工序的次数、或者没有产生型偏移的次数、或者作为产生了型偏移的次数相对于实施了上述调整工序的次数之比的不良率为基准进行。若这样构成,基于实施了调整工序的次数、或者没有产生型偏移的次数、或者不良率进行从调整工序向预防工序的切换,因此能够在将允许范围最佳化的状态下向预防工序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