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含油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703.2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6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肇;石井义成;丸山恒夫;加藤纯;织戸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17/02;F16C33/12;F16C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辛雪花;周艳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含油 轴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烧结含油轴承,由具有多个孔的多孔体构成,并具有供轴插入的轴承孔,所述烧结含油轴承的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凹状的供油面,形成于所述轴承孔的内周面上,并以独立的岛状分散且以零散分布的方式配置;及
内径为Di的滑动面,在所述轴承孔的所述内周面上,与所述供油面的周围连续形成,并支承所述轴的外周面,
所述滑动面与所述供油面的最大阶梯差设为所述内径Di的0.01%以上且0.5%以下,
所述滑动面上的所述孔的表面开孔率为0%以上且10%以下,所述供油面上的所述孔的表面开孔率大于10%且小于40%,
一个所述供油面的面积为0.03mm2以上且0.2×Di2以下,其中Di的单位为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面的面积相对于所述轴承孔的整个所述内周面的面积的比率为0.4以上且0.98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的所述滑动面上开口的所述孔的平均开口尺寸为0μm以上且小于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承的所述滑动面上开口的所述孔的平均开口尺寸为0μm以上且小于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面被设置为与所述轴承孔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相比更多分布于所述轴承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油面被设置为与所述轴承孔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相比更多分布于所述轴承孔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7.一种烧结含油轴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压坯成型工序,在成型用模具的成型用模板与成型用芯棒之间的筒状空间中填充原料粉末并进行加压,由此成型筒状的压坯;
烧结工序,烧结所述压坯而形成烧结体;及
矫正工序,在矫正用模具的矫正用模板与矫正用芯棒之间的筒状空间中压入所述烧结体并进行加压,由此对所述烧结体进行尺寸矫正并形成轴承孔,
在所述压坯成型工序中,在所述成型用芯棒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预先形成比其他部分更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在所述压坯的内周面上成型以独立的岛状分散且以零散分布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凹部和与所述凹部相邻并连续的凸部,
在所述烧结工序中,通过烧结所述压坯,将所述凹部形成于表面开孔率大于10%的供油面上,
在所述矫正工序中,以大于所述烧结体的所述凸部的内径且小于所述凹部的内径的外径来预先形成所述矫正用芯棒的外周面,由所述矫正用芯棒的所述外周面朝径向外侧压缩所述凸部以形成表面开孔率为0%以上且10%以下的滑动面,并且将所述供油面与所述滑动面的最大阶梯差形成为所述滑动面的内径的0.01%以上且0.5%以下,将一个所述供油面的面积设为0.03mm2以上且0.2×Di2以下,Di为所述轴承孔的内径,其中Di的单位为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用芯棒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突出部的最大阶梯差为所述成型用芯棒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径的0.1%以上且1.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烧结含油轴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烧结体中,以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最大阶梯差成为所述凸部的内径的0.1%以上且1.0%以下的方式设定所述压坯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美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7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