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熔氧化铝粒、电熔氧化铝粒的制造方法、磨石、砂布和砂纸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7843.X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1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宫石壮;高野和明;山冈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B24D3/00;C04B35/109;C09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制造 方法 磨石 砂布 砂纸 | ||
提供能够抑制制造时的结粒且能够实现高的磨削性能的电熔氧化铝粒。本发明的电熔氧化铝粒含有钨和钼之中的至少一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熔氧化铝粒、该电熔氧化铝粒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 该电熔氧化铝粒的磨石、砂布和砂纸。
背景技术
JIS R 6111-2005中所规定的氧化铝质磨削材料被称作人造磨削材 料,并且被用作为磨削磨石、砂布和砂纸等的构成要素。如JIS R 6111-2005 中规定那样,氧化铝质磨削材料有白色氧化铝磨削材料(WA)、淡红色 氧化铝磨削材料(PA)和破碎型氧化铝磨削材料(HA)等。这些氧化铝 质磨削材料是:将由用拜耳法精制了的氧化铝构成的氧化铝质原料在电炉 中熔融(即电熔),并使其凝固,将所得到的块进行粉碎并整粒而得到的 磨削材料或者进行破碎并整粒而得到的磨削材料。这些氧化铝质磨削材料 的韧性存在HA>PA>WA的关系。
这些以往的氧化铝磨削材料,在难被磨削材料的磨削加工的用途中, 其磨削性能有时不充分。因此,正在尝试改善氧化铝磨削材料的磨削性能 (专利文献1、2等)。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下述方法:将氧化铝含量为99.0%以上的高纯 度的熔融氧化铝磨粒在1600~1850℃加热处理30分钟~2小时,来改善氧 化铝磨削材料的磨削性能。在熔融氧化铝的锭的粉碎时,磨粒产生缺陷、 微细的伤以及裂纹,磨粒的抗压强度降低,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 通过将磨粒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处理从而促进原子的扩散、重排列、或者使 磨粒中所含的Na2O挥发,从而改善磨粒的抗压强度。但是,即使采用使 用了基于该技术的磨粒的磨石,也仍不能得到应该令人十分满意的磨削性 能,要求更高的磨削性能。
在该文献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在TiO2、SiO2等杂质的含量多的熔融氧 化铝磨粒的情况下,通过在1000~1300℃左右的温度下烧成,磨粒的龟裂 消失,磨粒的抗压强度增加,另一方面,若将杂质的含量多的熔融氧化铝 磨粒在14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高温处理,则强度反而降低,若将杂质的 含量多的磨粒进行高温处理,则发生磨粒彼此的烧结(以下称为结粒), 需要破碎操作,从而变得麻烦。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下述内容:用通过对含有氧化钛的电熔氧化铝 粒实施加热处理而生成的钛酸铝,被覆该电熔氧化铝粒的表面,使该电熔 氧化铝粒的强度和韧性提高。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下述内容:用该方法制造 出的电熔氧化铝粒,C系数变小(即,韧性提高),显微维氏硬度提高。 另外,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下述内容:通过使用该电熔氧化铝粒作为磨削磨 石,能得到比以往的白色电熔氧化铝磨削材料和单晶电熔氧化铝磨削材料 优异的磨削性能。由此可知:提高电熔氧化铝粒的韧性和显微维氏硬度对 提高磨削性能是有效的。但是,如该文献的实施例中记载的那样,若将含 有氧化钛的电熔氧化铝粒加热处理,则粒彼此固着(即,发生结粒)。因 此,需要破碎操作,存在花费工夫的问题,另外,存在因该破碎操作而使 目标粒度的电熔氧化铝粒的收率变低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0-803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15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那样,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得到能够抑制制造时的结粒且能够 实现高的磨削性能的电熔氧化铝粒。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制造时 的结粒且能够实现高的磨削性能的电熔氧化铝粒、该电熔氧化铝粒的制造 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电熔氧化铝粒的磨石、砂布和砂纸。
本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电熔氧化铝粒含有钨和钼 之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抑制制造时的结粒,并且能够实现高的磨削性能,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电熔氧化铝粒,含有钨和钼之中的至少一者。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电熔氧化铝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7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cl-2抑制剂
- 下一篇:选择性缩醛化/醚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