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式电阻器及片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8331.5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健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KO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C17/242 | 分类号: | H01C17/242;H01C7/00;H01C17/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式电阻器,其能够减轻由微裂缝引起的对特性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提高电涌特性。片式电阻器(1)具有绝缘基板(2)、在绝缘基板(2)上隔开规定间隔相向配置的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以及桥接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电阻体(5),该电阻体(5)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隔开间隙地相向的多个回转部(5b)的曲折形状,在片式电阻器(1)中,在电阻体(5)形成有与回转部(5b)相向的微调槽(7A、7B),从第一电极(3)分离的浮岛导体(6A)形成在一个回转部(5b),并且从第二电极(4)分离的浮岛导体(6B)形成在另一个回转部(5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设置于绝缘基板上的电阻体形成微调槽来调节电阻值的片式电阻器和这种片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片式电阻器主要由长方体形状的绝缘基板、在绝缘基板的表面隔开规定间隔相向配置的一对表面电极、在绝缘基板的背面隔开规定间隔相向配置的一对背面电极、桥接表面电极和背面电极的端面电极、桥接成对的表面电极彼此的电阻体以及覆盖电阻体的保护膜等构成。
一般地,在制造这样的片式电阻器的情况下,在对大尺寸的集合基板一并地形成多个电极、电阻体、保护膜等之后,沿着格子状的分割线(例如分割槽)分割该集合基板,从而获得多个片式电阻器。在该片式电阻器的制造过程中,在集合基板的一面通过印刷以及烧制电阻膏来形成多个电阻体,但是由于难以避免因印刷时的位置偏移、渗漏或者烧制炉内的温度不均等的影响而在各电阻体的大小、膜厚上产生若干偏差,因此,在集合基板的状态下在各电阻体形成微调槽,进行设定为所希望的电阻值的电阻值调节作业。
在这样结构的片式电阻器中,当施加由静电、电源噪声等产生的浪涌电压时,则由于过剩的电应力而对电阻器的特性产生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有时会破坏电阻器。为了提高电涌特性,已知如果使电阻体成为曲折形状(蜿蜒形状)而延长全长,则电位的下降变得平缓,能够改善电涌特性。
因此,如图12所示,提出了如下的片式电阻器100:在绝缘基板11的两端部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一对表面电极12,接着,在这两个表面电极12之间通过印刷技术形成两次回转曲折的电阻体13,然后,在该电阻体13的未曲折的区域通过激光微调法形成微调槽14,由此使电阻体13三次回转曲折(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片式电阻器100中,通过并用丝网印刷等印刷技术和激光微调加工,能够增加电阻体13的全长(三次回转曲折)而提高电涌特性,并且微调槽14的形成也兼作电阻值的调节,因此能够提高电阻值精度。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50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形成直线状延伸的微调槽14,能够在调节电阻值同时兼使电阻体13曲折,因此,与仅使用印刷技术来形成曲折形状的电阻体13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电阻值精度。但是,微调槽14的顶端部分的电阻体13因微裂纹的产生而成为对负载较弱的部分,并且该部分还是在电阻体13中负载尤为集中的回转部的内侧,所以发生由负载引起的电阻值变化等不良情况的危险性增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所以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式电阻器,其能够减轻由微裂纹引起的对特性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提高电涌特性;其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片式电阻器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OA株式会社,未经KO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