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共振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8491.X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英樹;大島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SK电子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H01Q1/38;H01Q1/40;H01Q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 共振 天线 | ||
本发明为LC共振天线,具有:电感器层,其设有线圈状的电感器;电容器层,其设有电容器且层叠于该电感器层,所述电容器具有多个电极板,该多个电极板在所述电感器层与所述电容器层的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电感器排列、且在与该层叠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上扩展,所述电感器以线圈中心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多个电极板上形成有能够供磁通通过的通过区域,该通过区域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被所述电感器包围的内侧区域对应。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7-212896号主张优先权,并通过引用纳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收发电波的LC共振天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供各种小型天线,这些小型天线设置在电子仪器、物品等上。作为这样的天线,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LC共振天线,该LC共振天线被组装在与读写器以非接触方式进行通信的信息载体中。
所述LC共振天线具有:薄片状的绝缘基板;形成在该绝缘基板的表面(以下,称作“基板表面”)的增益线圈(所谓电感器);连接于该增益线圈的电容器。
增益线圈在绝缘基板的外周周围的区域中以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卷绕成旋涡状的方式形成。另外,被增益线圈包围的区域为没有形成增益线圈的非形成区域。
电容器具有:形成在基板表面的表面侧导体膜;形成在基板的背面(以下,称为“基板背面”)的背面侧导体膜。
表面侧导体膜形成在基板表面的非形成区域内,被连接于增益线圈的内周侧的一端。另外,背面侧导体膜被配置在基板背面的与所述非形成区域对应的区域。
这样,在所述LC共振天线中,电容器被设在增益线圈的内周侧即非形成区域中。
在现有的LC共振天线中,在信息载体与读写器进行通信时,若在增益线圈中流动电流,则会发生穿过被该增益线圈包围的区域,即非形成区域的磁通。
但是,在现有的LC共振天线中,由于非形成区域会被设在该区域内的电容器局部阻塞,因此,欲穿过非形成区域内的磁通会被电容器遮挡。
因此,在现有的LC共振天线中,与通过被增益线圈包围的区域内的磁通减少的量相应地,磁场强度也会衰减,因此,会产生通信距离受到限制的问题。此外,该问题不限于具有增益线圈的天线,在所有具有电感器和电容器的LC共振天线中都存在该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7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该实际情况,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LC共振天线,该LC共振天线能够抑制通过电感器的内侧的磁通的减少,从而延长通信距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LC共振天线,具有:
电感器层,其设有线圈状的电感器;
电容器层,其设有电容器且层叠于该电感器层,
所述电容器具有多个电极板,该多个电极板在所述电感器层与所述电容器层的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电感器排列、且在与该层叠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上扩展,
所述电感器以线圈中心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层叠方向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多个电极板上形成有能够供磁通通过的通过区域,该通过区域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与被所述电感器包围的内侧区域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LC共振天线,还可以构成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SK电子,未经株式会社SK电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鞋类平台的系带组件
- 下一篇:阻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