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非水电解液及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8602.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佑轨;高井恭幸;山本纪子;藤田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G11/60;H01G11/62;H01G11/64;H01M10/052;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解液用 添加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式(1)中,X表示磺酰基或羰基,R1表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或羟基等,R2表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3的烃基。[化学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以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可持续的循环型社会的实现的越发关注,正广泛地进行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双电层电容器等蓄电装置的研究。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的工作电压与能量密度,而用作笔记型电脑、移动电话等的电源。与铅电池及镍镉电池相比,这些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且可实现高容量化而作为新电源受到期待。
锂离子电池存在电池的容量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过程而下降这一问题。作为抑制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过程的电池容量的下降的方法,正研究向电解液中加入各种添加剂的方法。添加剂在最初的充放电时分解,所以在电极表面上形成被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覆膜。SEI因在充放电循环的最初的循环中形成,所以电解液中的溶剂等的分解不会耗电,锂离子可经由SEI而在电极中往返。即,SEI的形成有助于防止重复充放电循环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等蓄电装置的劣化,提升电池特性、保存特性或负荷特性等。
作为形成SEI的化合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1,3-丙烷磺内酯(PS)作为添加剂,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循环特性提升。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1,3,2-二氧磷杂环戊烷-2-二氧化物衍生物或PS作为添加剂而降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自放电率。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碳酸亚乙烯酯(VC)的衍生物作为添加剂而提升锂二次电池的放电特性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102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0503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05-074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即便使用这些添加剂有时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性能。因此,要求开发出进一步提升蓄电装置的电池特性的新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其在用于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等蓄电装置的情况下,除可改善充电特性及电阻特性以外,也可抑制自非水电解液中的气体的产生。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以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蓄电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其包含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式(1)中,X表示磺酰基或羰基,R1表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4的烯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4的炔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芳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氧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4的烯氧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2~4的炔氧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芳氧基、羟基、或锂氧基。R2表示可经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3的烃基。本说明书中所谓“可经卤素原子取代”表示各基中所含的氢原子可取代为卤素原子。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精化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精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显示器和由子显示器制造的拼接显示器
- 下一篇:使用多种类型膜生产生物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