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非极性基材的粘合促进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68973.5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H·范登伯根;P·赫法尔特;S·佩特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新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5/00;C08K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钦 |
地址: | 比利时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极性 基材 粘合 促进 化合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促进剂(AP),其为以下的反应产物:(i‑1)至少一种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羟基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i‑2)任选的至少一种具有1个(甲基)丙烯酰基的羟基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化的化合物,(ii)至少一种钛原酸酯(ii‑a)和/或至少一种锆原酸酯(ii‑b),和(iii)任选的至少一种可与羟基反应的其他化合物(iii)。本发明的材料适合用于涂料组合物、油墨、油漆、清漆(包括罩印清漆)、粘合剂(包括层压粘合剂),而制造复合材料、模塑组合物或3D制品。本发明的材料适合用于油墨和涂料组合物(透明或着色)。
本发明涉及粘合促进剂,可辐射固化的组合物,其改善涂料或印刷油墨对施加所述油墨或涂料的基材的粘合性。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本发明的材料涂覆或印刷的包装材料或其他类型的基材,如膜。本发明的材料尤其改善涂料和油墨对非多孔基材(如聚烯烃)的粘合性。
彩色图像难以被涂覆或印刷在例如聚烯烃模塑制品或聚烯烃膜上,尤其是聚丙烯,且难以将图像保持充分粘合于聚烯烃的表面上。主要问题是,聚烯烃、尤其是聚丙烯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可结合涂料或油墨的官能基。
为了解决此问题,已知处理聚烯烃的表面而将官能基引入其上,使其可结合油墨或涂料材料。此表面处理的实例包括在空气存在下将聚烯烃的表面暴露于电晕放电、紫外线辐射、热、火焰、或电子束,而将聚烯烃的表面氧化。
另一种解决油墨或涂料对聚丙烯模塑制品或膜的表面的粘附性的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添加粘合促进剂来改性涂料组合物或油墨。粘合促进化合物被用于例如市售油墨制剂,以增强油墨和其上印刷有油墨的基材之间的粘合性。粘合失效导致印刷过程困难或不慎移除印刷物。印刷塑料食品包装颇为普及,且在这种应用中特别重要的是,将印刷的油墨保持在包装上,和该部分的油墨组合物不会污染产品。
基于钛或锆化合物的粘合促进剂是已知的,且已经在商业上使用了很多年。
US5859087(DSM)描述了含有钛酸酯或锆酸酯化合物的可辐射固化的底漆组合物。
US7294658(也出版为US2003/0161976)公开了可辐射固化的粘合组合物,其含有0.1-20%的有机钛酸酯化合物。该可辐射固化的粘合组合物包含(a)至少50wt%的COOH-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其为羟基(甲基)丙烯酸酯与有机酸酐的半酯,和(b)0.1-20w%的有机钛酸酯化合物。
US7619021描述了用于印刷油墨的粘合促进剂,其在将聚合物或合成树脂的溶液与有机磷化合物混合,然后将由此得到的产物与钛化合物(其可为卤化钛、烷氧化钛、卤-烷氧化钛、缩合的烷氧化钛、或这些钛化合物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混合之后得到。
EP0606971描述了一种形成弹性体的聚硅氧烷组合物,其包含(A)乙烯基-有机基聚硅氧烷,(B)有机硅化合物,(C)贵金属催化剂和(D)粘合促进剂,其为(1)具有至少2个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和(2)具有至少一个α,β-不饱和烯基的不饱和醇的混合物或反应产物。
US4536468描述了一种通过光刻技术,使用含有金属螯合物树脂和可聚合化合物的抗蚀油墨,在基板上形成抗蚀图案的方法。
US7083831描述了一种无铬腐蚀抑制剂,其含有至少一种对应于通式(I)[CR1R2CR3CO]nMeOX4-n的钛、硅和/或锆化合物,其中Me为钛、硅或锆离子;至少一种每个分子含有至少2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其他烯属不饱和共聚单体;任选地,每个分子含有1个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其他共聚单体;和至少一种通过辐射活化的自由基和/或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含有饱和烷基的原钛酸酯衍生物在可辐射固化的组合物中不是优选的。在固化后,其在水解和/或在与来自粘结剂或基材的羟基或羧基缩合时释放饱和醇。这将导致物质迁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新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湛新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8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