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粘无纺布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1051.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5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雅纪;中野洋平;羽根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3/16 | 分类号: | D04H3/16;D01F6/46;D04H3/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 ||
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为由聚烯烃纤维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无纺布表面的平均孔径为0.1~25μm、且最大孔径为50μm以下,并且该纺粘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耐水压为7mmH2O/(g/m2)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粘无纺布,其由聚烯烃纤维形成,且防水性与柔软性优异,作为建筑材料用途的成型性优异。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纺布被使用于各式各样的用途,今后也预计增长。无纺布被使用于产业材料、土木材料、建筑材料、生活材料、农业材料、卫生材料、医疗用材料等广泛的用途。
作为无纺布的用途,建筑材料受到关注。在近年的木造住宅等建筑中,在外壁材料与隔热材料之间设置通气层,将侵入壁体内的湿气通过通气层而排出至外部的通气层工法正在普及。在此通气层工法中,作为透湿防水片的房屋包覆材料,使用纺粘无纺布,其兼具:防止雨水从建筑物外部渗入的防水性,和使壁体内产生的湿气逸散至外部的透湿性。纺粘无纺布虽然从其构造来看具有透湿性优异的特征,但是有防水性差的缺点。因此,通过使其与防水性优异的薄膜进行层叠一体化而制成透湿防水片,作为房屋包覆材料使用。
房屋包覆材料通过装订针(也称为铆钉机用针、订书钉)而固定、施工于基底,并且要求长期间耐久性、高温低温条件下的耐候性优异,以及要求具有能耐受长期间使用的耐久性(耐水解性)、施工时的成型性优异。
以往,作为这样的房屋包覆材料中使用的透湿防水片,为了使透湿性与防水性的平衡性良好,提出了下述房屋包覆材料,其是使用纤维直径为3~28微米且单位面积重量为5~50g/m2的聚酯系无纺布,在此无纺布上层叠由具有硬链段与软链段的嵌段共聚聚酯所形成的厚度为7~60微米的皮膜而成的(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68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以往的房屋包覆材料是无纺布与薄膜的层叠体,因此有片材硬、成型性差的课题。片材的硬度、成型性差是因为薄膜,虽然降低所贴合的薄膜的比例是有效的方法,但是从防水性的观点来看,薄膜比例的降低是有限度的。
因此,以往以来,要求兼具防水性与柔软性、且成型性优异的无纺布。
因此,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纺粘无纺布,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为由包含聚烯烃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兼具防水性与柔软性,具有优异的加工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为由聚烯烃纤维构成的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无纺布的平均孔径尺寸为0.1~25μm,且无纺布的孔径尺寸的最大值为50μm以下,每单位面积重量的耐水压为7mmH2O/(g/m2)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构成纺粘无纺布的上述聚烯烃纤维的平均单纤维直径为6.5~11.9μm。
根据本发明的层叠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构成纺粘无纺布的上述聚烯烃纤维彼此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01~0.3。
根据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纺粘无纺布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5~850g/1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碳原子数为23以上且50以下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的添加量为0.01~5.0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1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