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1592.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5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永野真衣;林宏太郎;上西朗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2C38/58;C21D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潇悦;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 ||
该钢板具有以下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5~0.30%、Si:0.2~2.0%、Mn:2.0~4.0%、Al:0.001~2.000%、P:0.100%以下、S:0.010%以下、N:0.010%以下、Ti:0~0.100%、Nb:0~0.100%、V:0~0.100%、Cu:0~1.00%、Ni:0~1.00%、Mo:0~1.00%、Cr:0~1.00%、W:0~0.005%、Ca:0~0.005%、Mg:0~0.005%、稀土元素(REM):0~0.010%、B:0~0.0030%,余量包含Fe和杂质,金属组织以面积率计,包含95%以上的硬质组织和0~5%的残余奥氏体,在厚度方向截面中的按质量%计的、Mn含量的上限值C1与所述Mn含量的下限值C2之比即C1/C2为1.5以下,烘烤硬化量BH为15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
本申请基于2017年11月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专利申请2017-215829 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要求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关于汽车燃 油效率的提高,对于汽车用钢板,为了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使车身轻量化, 要求进一步的高强度化。作为这样的高强度钢板,大多使用组织具有以下 复合组织的复合组织钢板,该复合组织由马氏体或贝氏体等硬质组织与柔 软的铁素体组合而成的双相钢(Dual-Phase钢、DP钢)所代表。
由于这样的DP钢一般是高合金,所以在熔制工序中Mn等合金元素 在与板厚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偏析。该偏析部分通过热轧或冷轧被拉伸,因 此呈带状地以层状连接(以下将其称为微观偏析)。在DP钢的情况下,在该 微观偏析部分生成硬质相。结果,成为硬质相呈带状连接的组织。已知这 种由于微观偏析而产生的硬质相呈带状连接的组织,使扩孔性和弯曲性显 著劣化。
作为用于解决DP钢中起因于上述微观偏析的课题的技术,例如专利 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热轧工序之前,在1200℃以上且1300℃以下的温 度范围保持0.5小时以上且5小时以下使Mn扩散,由此使钢板的板厚方 向截面中的Mn浓度的上限值C1与下限值C2之比C1/C2为2.0以下的钢 板。公开了该钢板中,通过使C1/C2为2.0以下,大幅降低了伸长凸缘性的不均。
另一方面,如果使钢板高强度化,则延展性降低,冷压制成形变得困 难。因此,要求成形加工时比较软质而容易成形,成形加工后涂装烘烤时 的烘烤硬化量大的材料。即,为了使汽车部件进一步高强度化,需要烘烤 硬化性高的钢板。所谓烘烤硬化,是指在高温(150℃~200℃)的涂装烘烤时, 侵入型元素(碳、氮)固定在由压制成形等(以下也称为“预应变”)导入的位错 而产生的应变时效现象。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包含许多铁素体的DP钢板,一般存在烘烤 硬化性低这样的问题。
作为提高烘烤硬化性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冷轧钢板, 其以贝氏体和马氏体构成的硬质组织为主要组织,将铁素体的分率限制在 5%以下来确保高烘烤硬化量。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得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冷轧钢板 中,虽然预应变为1%时可得到一定的烘烤硬化性,但预应变小(例如0.5%) 的情况下得不到足够的烘烤硬化性。即,专利文献2的冷轧钢板中,为了 得到高的烘烤硬化性,需要提高预应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653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442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汽车用钢板中,为了满足今后进一步高强度化的要求, 必须确保优异的烘烤硬化性。另一方面,在为了得到高烘烤硬化性而需要 提高预应变的情况下,不能适用于压制成形等时的加工度低的构件。另外, 如果提高预应变,则延展性降低,因此,也难以适用于要求优异延展性的 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1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融合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触摸面板用导电部件、触摸面板及导电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