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材制造时的抽吸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1676.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5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J·扎伊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快激光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2/70 | 分类号: | B22F12/70;B22F12/00;B22F3/105;B01D45/16;B01D46/00;B01D53/24;B04C1/00;B04C5/04;B33Y30/00;B33Y40/00;B29C64/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抽吸 | ||
1.用于用粉末(5)增材制造三维构件(3)的生产设备(1)的气体回路的收取元件(61),具有:
吸入通道区段(63),其具有条带形构造的流入通道(69),所述流入通道具有吸入开口(68),其中,所述吸入开口(68)沿纵轴线(X)延伸,
主体区段(65),其具有柱形的空腔(73),所述空腔具有圆形的壁(75),其中,所述空腔(73)沿所述吸入通道区段(63)延伸并且所述空腔(73)与所述流入通道(69)这样流体连通,使得在所述圆形的壁(75)中产生阶梯(78),所述阶梯导致从所述空腔(73)的第一直径(Dh1)到第二直径(Dh2)的直径跃变,所述第二直径大于第一直径(Dh1),和
第一气体导出区段(67A),其具有直径适配区段(81)和管区段(83),其中,该直径适配区段(81)将空腔(73)的第一端部沿纵轴线(X)方向与管区段(83)的内部容积(83A)经由通道(85)流体连通,并且
其中,在空腔(73)和通道(85)之间的过渡区域中
-在直径跃变区域中,在第一直径(Dh1)一侧,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过渡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中,并且
-在直径跃变区域中,在第二直径(Dh2)一侧,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经由中间面过渡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直径适配区段(81)将所述空腔(73)的第一端部沿纵轴线(X)方向与所述管区段(83)的内部容积(83A)经由连续地朝向管区段(83)方向渐缩的通道(85)流体连通,和/或
其中,直径适配区段(81)构造为无级的流体连通部,和/或
其中,在直径跃变区域内,在第一直径(Dh1)一侧,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无级地过渡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直径适配区段(81)将所述空腔(73)的第一端部沿纵轴线(X)方向与所述管区段(83)的内部容积(83A)经由连续地圆锥形地朝向管区段(83)方向渐缩的通道(85)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中间面是从所述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到所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的有级的表面连接部,并且所述表面连接部有阶梯地、垂直或成角度走向地、弯曲地或直地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中间面与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之间和/或中间面与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之间的过渡区域构造得无棱边或具有圆的棱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直接地过渡到所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主体区段(65)的内壁表面(65A)无棱边地过渡到所述直径适配区段(81)的内壁表面(81A)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所述吸入通道区段(63)具有顶板(63A)和底板(63B),所述流入通道(69)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板状地构造,并且所述吸入开口(68)在所述流入通道(69)一侧构造为线性的条带形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收取元件(61),其中,在直径跃变区域中,在所述第二直径(Dh2)一侧,阶梯侧面(87)在径向方向(R)上从直径跃变处开始首先经过所述第二直径(Dh2)和第一直径(Dh1)之间的差异部延伸,所述差异部随着与直径跃变部在径向方向(R)上的距离增加而变窄,其中,可选地,阶梯侧面(87)到直径适配区段(81)的过渡部的棱边(89)是圆形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快激光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通快激光与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16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