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丁苯那嗪的酯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71811.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华;李成昶;黃文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73 | 分类号: | A61K31/473;A61K31/215;A61P25/14;C07D217/02;C07D2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钟锦舜;酒向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氢丁苯 | ||
1.一种式(I)化合物
包括其(+)-α-DHTBZ和(+)-β-DHTBZ异构形式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为含有12到26个碳原子的具有直链、支链、非环状、环状或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结构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衍生物,并且R2为-CH3或-CD3。
2.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a)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为含有11到25个碳原子的具有直链、支链、非环状、环状或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结构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具有式(Ib)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为含有11到25个碳原子的具有直链、支链、非环状、环状或未经取代或经取代结构的饱和或不饱和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棕榈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硬脂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山嵛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油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如使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所测定,所述化合物的VMAT2抑制IC50比非共轭母体化合物大超过20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如使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所测定,所述化合物的VMAT2抑制IC50比非共轭母体化合物大超过50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如使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所测定,所述化合物的VMAT2抑制IC50比非共轭母体化合物大超过1000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当所述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时,所述化合物防止溶液变色或将其降到最少,而非共轭母体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显示严重变色,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亚砜(DMSO)或三醋精(TA)。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与非共轭(+)-(α)-DHTBZ相比在水溶液中产生较低溶解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DMSO、NMP、DMAc、苯甲醇(BA)、苯甲酸苯甲酯(BB)、乙醇、四氢呋喃聚乙二醇醚、三醋精和甘油;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选自由药用油组成的组,所述油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芝麻油、植物油、玉米油、大豆油、蓖麻油、棉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逸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18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