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73294.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雅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A61B1/00;A61B1/273;G02B23/24;G02B2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高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备:
多个半导体光源,发出波段彼此不同的光;
光源控制部,控制所述多个半导体光源,且进行与单发光模式及多发光模式相关的控制,所述单发光模式仅发出具有特定的发光比率的特定的照明光,所述多发光模式按照特定的发光模式一边切换一边发出多个照明光,所述多个照明光包含具有第1发光比率的第1照明光及具有与所述第1发光比率不同的第2发光比率的第2照明光;
显示控制部,当为所述单发光模式时,进行将拍摄通过所述特定的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特定的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控制,当为所述多发光模式时,进行按照特定的显示模式将多个观察图像切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控制,所述多个观察图像包含拍摄通过所述第1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第1观察图像及拍摄通过所述第2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第2观察图像;及
模式自动切换部,当满足由用户预先设定的表示不适合于所述多发光模式而适合于所述单发光模式的指定条件时,从所述多发光模式自动地切换为所述单发光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多发光模式的使用时间成为时间用阈值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对象的静态图像的保存次数成为次数用阈值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对象的静态图像的保存次数成为次数用阈值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指定条件为与所述观察对象相关的摄影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观察对象中包含第1部位及与所述第1部位不同的第2部位,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对象从所述第1部位改变为所述第2部位的情况或从所述第2部位改变为所述第1部位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第1部位为食道,所述第2部位为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对象的亮度成为第1亮度阈值以下或成为大于所述第1亮度阈值的第2亮度阈值以上的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内窥镜系统具有:
倍率变更部,用于改变所述观察对象的倍率,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对象的倍率变化量超过了倍率用阈值的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内窥镜系统具有:
观察距离获取部,获取表示与所述观察对象的距离的观察距离,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观察距离的变化量超过了距离用阈值的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中,
所述内窥镜系统具有:
抖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观察图像的抖动量,
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抖动量超过了抖动量用阈值的情况。
12.一种内窥镜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
光源控制步骤,控制发出波段彼此不同的光的多个半导体光源的光源控制部进行与单发光模式及多发光模式相关的控制,所述单发光模式仅发出具有特定的发光比率的特定的照明光,所述多发光模式按照特定的发光模式一边切换一边发出多个照明光,所述多个照明光包含具有第1发光比率的第1照明光及具有与所述第1发光比率不同的第2发光比率的第2照明光;
显示控制步骤,当为所述单发光模式时,显示控制部进行将拍摄通过所述特定的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特定的观察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控制,当为所述多发光模式时,显示控制部进行按照特定的显示模式将多个观察图像切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控制,所述多个观察图像包含拍摄通过所述第1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第1观察图像及拍摄通过所述第2照明光照明的观察对象而获得的第2观察图像;及
模式切换步骤,当满足由用户预先设定的表示不适合于所述多发光模式而适合于所述单发光模式的指定条件时,模式自动切换部从所述多发光模式自动地切换为所述单发光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32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